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APEC峰会之际看中美太平洋军事主导权之争

发表时间:

近期在亚洲举办的两国重要国际会议  第33届新加坡东协和即将开幕巴布亚新几内亚APEC峰会上,南海都成为绕不过去的重要关注点。而南海争端背后难掩中美地区的较量和抗衡。纽约时报分析指出,目前中美冲突最大的触发点并不是令全球颤抖的贸易关税争端,而是太平洋军事主导权之争。

美国副总统彭斯(资料图片)称南海不属于任何国家
美国副总统彭斯(资料图片)称南海不属于任何国家 路透社
广告

实际上,随着中国的崛起,华盛顿和北京对该地区的战略一直围绕着两国在太平洋取得军事主事主导权的大小而展开。目前而言,该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仍是美国,而这中优势依靠的是自由地进入南海,及台湾对其立场的支持。南海争端的发展对地区局势的影响显而易见。

但中国针对这南海和台湾两个方面强调自己主导地位的努力正变得愈发咄咄逼人。此外,从塞班到瓦努阿图,中国国有企业也在以基础建设项目打入大洋洲各个岛国。美国官员担心,这些项目可能最终成为人民解放军的滩头阵地,而这将对美国海军在远岛链的作战指挥构成挑战。

中国近年来在南中国海大规模填海造地,修建军事设施,并被指责将这一争议海域迅速军事化。美国等国家则坚称那里为国际水域,坚持派军机和战舰进行自由行、并和其他国家一起进行军事演习。美国纽约时报上星期援引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军官员提供的消息报道说,在最近一次美中军舰在南中国海的较量中,中国军舰竟然准备抛下大型保护减震垫,不顾导致美军人员伤亡的后果,直向美舰撞来,“迪凯特号”向右急转舵才避免了两个核大国陷入一场国际危机。评论指出,这或许是中国常说的“不惜一切代价捍卫领土主权”化为行动的一个最新例证。

面对南海冲突危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33届东协峰会上,中国和东协日前共同发表“中国-东盟(东协)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愿景提及南海争议。各方承诺在行动上保持自我克制,避免使争议复杂升级,扰乱和平稳定,并争取早日达成和通过“南海行为准则”。该准则称指将尊重和致力维护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但评论指出,虽然中国表态盼3年内谈妥南海行为准则(COC),但该准则的谈判难以迴避主权问题,以致谈判进度缓慢。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波顿称,美国将反对中国与其他宣称在南中国海拥有主权的国家签订任何限制国际航运自由通行权的协议,他表示美国的海军舰艇将继续在这些水域航行。美国总统美国副总统彭斯周五再次强势表态强调,南海不属于任何国家,而美国会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地方航行及飞行。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商业意义,每年航运贸易额约3兆美元。

中国、汶莱、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台湾都宣称在南海拥有主权。彭斯昨天在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峰会的开幕致词时表示,印太地区容不下“帝国和侵略”。这可能会被解读为暗指中国崛起。彭斯在10月分发表的重大演说中,已经可看出美国对北京立场益趋强硬的趋势。他在演说中指责中国试图“污衊”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痛批中国在南海鲁莽的军事行动。纽时评论认为,彭斯已经成为了美国政府对北京采取强硬立场的代言人。

路透社分析,彭斯最新言论势必激怒中国。中国声称拥有这片战略航道海域主权。 美国先前在具主权争议的南海水域进行一连串“航行自由”任务,激怒北京,北京表示这类举动威胁中方主权。

但是,与彭斯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缺席东协和APEC峰会,尽管彭斯在会中表示,美国对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承诺“坚定不移”。 但特朗普决定缺席这两个重要的地区性会议,令外界怀疑美国对制衡中国策略的投入程度。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缺席传达出一个信号:美国不会致力于参与该地区事务;中国主席习近平及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将至少参与其中一场峰会。

在特朗普缺席东协峰会的情况下,亚洲各国积极推动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建立多边关系,包括与中国加强联系。 中国出席会议的代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自然鼓励他们这么做。

而在11月17号开幕的巴新APEC峰会上,将更是中国扩大在亚太地区外交,经济和军事影响力的好机会,习近平不仅亲自出席,还并顺访巴新,文莱和菲律宾也凸显中国对大洋洲的南亚的重视。

面对中国势力不断扩大,美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纽约时报指出,在华盛顿有这样的一个共识:美国官员需要找到反击之道。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