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疑“兄弟阋墙”深中大桥涉扯广州后腿高度限制大船入南沙港

由中央拍板包括港澳和广东省9个城市在内的大湾区,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贯穿区内的大型基建已陆续竣工,例如最近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有些则开始动工,当中包括连接深圳和中山的的“深中通道”,但这个基建方案却惹起广州不满,因为“通道”工程的一条大桥,由于高度的限制,大型船只以后未能进出广州的南沙港,广州曾就问题与广东省当局进行交涉,甚至愿意出资将大桥改为隧道,但至今争议仍未解决。

广州珠江一带
广州珠江一带 (法广图片)
广告

大桥高度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可用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例子。1968年落成的大桥正因桥身高度不够,限制了以后大型船只的进出,窒碍了长江上游发展成为“黄金水道”,到了今天更有不少专家建议将大桥拆掉。

据香港无线电视新闻报道,现时连接珠江东西岸,除港珠澳大桥,连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亦动工,预计五年后落成,不过引起广州市政府不满,批评方案令船无法经南沙港进出,甚至有学者认为,会窒碍广州在大湾区的发展。

现时来往中山和深圳,经虎门大桥全程需要两小时。深中通道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届时可将时间大大缩短至半小时。

按照计划,深中通道采用“东隧西桥”方式,在深圳机场南面以人工岛接驳一条海底隧道,再建桥跨越伶仃洋到中山,全长约24公里。深中通道亦通过连接线,和广州南沙区相连。

但报道指,伶仃洋的大桥将会限制进出的船,高度不得超过70多米。有航运专家以虎门大桥为例,船的高度限制为60米,10万吨以上的船已不能通过。担心伶仃洋的大桥会一样,令大船无法进出南沙港,预计或会减少一至两成的航运吞吐量。

报道引述航运谘询机构中国区董事韩宁说:“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大概是两万一千个TEU(标准货柜),船的净空额已经达到73.5米,我们相信船肯定是会越来越大,而且现在广州港,是历史上一个比较大的港口,它在港口建设、港口的疏浚,它的基础设施方面已经投资了很多很多,将来慢慢港口如果有一定的限制的话,它的通行能力有限制,对于它过去所有那些,这么大规模的港口企业投资是一个浪费。”

有大陆媒体引述广州市曾向广东省政府提出反对,要求将现时“东隧西桥”方案,改为全隧方案,广州市甚至愿意承担相关费用,但最后不获批准。

有学者认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受影响,亦会削弱广州的经济实力及发展,甚至影响在大湾区的地位。

报道引述广州社科院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强称:“在整个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份量及经济实力下降,城市实力自然会相对下降。作为过去华南第一大都市,这种龙头带动的作用必然也会相应削弱,当城市地位及城市实力相对下降时,城市话语权也会相应下降。”

他建议广州争取大桥建高些,让更大的船可以通过,以应付将来需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