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美关系

贸易谈判中方突反口转趋强硬皆因误判特朗普言行

华尔街日报引述了解中方想法的人士披露,中美贸易谈判中方突然摆出强硬姿态,是因为北京误判特朗普总统最近的言行,以为美国愿意作出让步。双方的谈判今天(星期四)在华盛顿举行,但气氛和谈判的注码已有改变。一个星期前,各方预期谈判很快会达成协议,但现在双方却致力保持谈判继续而避免塌台。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               2019年5月3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 2019年5月3日 Jonathan Ernst /路透社
广告

为了向中国施压,美国周三正式提交文件将从周五凌晨开始向2000亿美元的中国货物从目前10%的关税提高到25%。中国外贸部表示将会报复,但未披露报复的措施。

 

报道引述了解谈判进程的人士说,美国采取强硬的立场,是回应北京突然决定在谈判中摆出更进取的姿态,这些人士说,北京以为美国愿意做出妥协所以立场转趋大胆进取。

这些人士说,特别是特朗普不断对联邦储备局主席鲍威尔不断唠叨要他减息,这让北京误以为美国的经济其实较特朗普公开的说法更差。此外,特朗普经常对外宣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他的好朋友,而刘鹤因为承诺购买美国更多的大豆也被特朗普褒扬一番。

特朗普4月30日在推特发文,批评鲍威尔但同时又赞扬中国的经济政策,此举特别吸引到政府资深官员的关注。特朗普的推文说:“中国对经济正注入大量的刺激措施,而同时又将利率保持低水平。然而我们的联储局却不断的提升利率。”

中国商贸部旗下一个智库的分析员梅新宇(译音)说:“如果经济不是转坏,你为什么要不断地要求联储局减息。”北京的想法就是,假使美国的决心正在软化,就算北京的立场转趋强硬,美国为了达成协议也可能更愿意让步。

但中国的研判,却因为连串美国亮丽的经济数据而显得枉作小人。相对于去年末季的2.2%,美国首季的年度增长是3.2%,今年4月的失业率下跌到3.6%,差不多是50年来的最低。

在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经过多个月的疲弱之后,今年恢复稳定。尽管4月份的出口数字以外下跌,但首季增长是6.4%,超出市场预期。这个大致令人感觉良好的经济状况,为北京在贸易谈判中增加更大的信心。而最近有40个外国政府领袖出席北京一带一路高峰会议,更让中国信心满满。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专家李成说,中国的领导人看到峰会的盛况,认为“中国拥有更多的杠干力度与其他国家和美国的商界改善关系,从而使他们的态度变硬。”

华尔街日报说,如果说中国这次误判美国的讯号,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双方的贸易谈判其实一直都存在误判,因为各自都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这让双方需要费尽脑汁分析对方的意图。

美国以为中国答应将会执行谈判所达成的法规细节,但北京现在说它没有这个意图,这触发特朗普在星期日威胁要提高关税和将谈判的内容公开化。

最近辞去白宫贸易谈判代表一职的卫林斯(Clete Willems)说:“中国在谈判过程中经常对之前的承诺反口不认,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如要成功达成协议,非得解决不可。”

报道指出,今天(星期四)恢复的谈判,其中一个重要的问号就是:中国到底会否答应美国要求中国修改法律来执行所谈判达成的细节。北京宣称这会侵犯中国的主权,而且过于费时失事。但北京过去也作出不少的承诺,例如2001年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而签署的协议。

美国官员指北京没有履行它的承诺,但另一方面中国却承诺将继续开放它的经济。

报道引述哈佛大学法律教授吴马克(Mark Wu译音)说:“美国要求中国修订它的法律,而拒绝完全依赖中国的承诺,是一个正确的多方向性态度,从而确保中国领导人的想法,可以落实到政府下面的地方层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