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科学家警告基因编辑婴儿或短寿

围绕中国研究人员使用基因编辑技术诞生双胞胎婴儿的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的研究团队6月3日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布分析结果称,针对被改变的基因,先天存在相同变异的人的寿命比其他人短。媒体报道指基因编辑爱滋免疫宝宝经有新研究证实易早死。

贺建奎遭拘前会议照
贺建奎遭拘前会议照 路透社资料图片
广告

据日本经济新闻今天报道,美国团队称基因编辑婴儿或存在短寿风险。

该报道说,中国的研究人员曾解释称,对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是为了赋予婴儿对艾滋病(HIV)的免疫能力。但是该研究团队敲响警钟称,“基因编辑伴随着(健康上的)重大风险”。研究团队对英国约41万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从父母身上继承CCR5基因变异的人活到76岁的比例比其他人低20%左右,存在短寿的倾向。CCR5正是中国研究人员主张改变的基因。

该报道说,此外,过去的研究还发现,存在同样基因变异更容易患上流感等其他传染病。

自由时报今天就此新闻报道说,中国狂人基因编辑爱滋免疫宝宝经有新研究证实易早死。

中国科学狂人贺建奎去年操刀基因编辑胎儿计画,宣称成功制造首例对爱滋免疫的人类婴儿,引发全球学界及舆论抨击。最新一份报告显示,前述爱滋免疫基因编辑技术虽可让新生儿对HIV具有高度抗性,但该编辑后的基因却也具有致命缺点,将造成新生儿早逝风险大增。

该报道引述根据《CNN》消息,本周一(3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的报告揭露前述状况,该报告共同作者、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尼尔森(Rasmus Nielsen)表示,在使用CRISPR快速剪辑基因或其他基因编辑技术时,研究者必须非常小心地反复推算基因突变将造成的所有潜在影响。

尼尔森指出,任何基因编辑的后果都有可能形成双面刃,在爱滋免疫宝宝的案例中,科学家为了避免受试者遭HIV病毒感染,主动修改基因使其产生突变,进而破坏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生成,而其副作用便是阻止HIV病毒利用此特殊蛋白质进入细胞,以达到HIV免疫的效果。

报道指研究人员分析40多万名英国民众的遗传因子、死亡率的相关数据,发现具有前述突变基因的民众存在明显的早逝风险,与该基因未发生突变的人相比,这些人活到76岁的可能性低了20%。

对于基因编辑存在的潜在威胁,华盛顿大学医学与病理学教授基恩(Hans-Peter Kiem)明确表达担忧,她直言,任何擅自编辑基因并传递给后代的做法都是极不负责任的,强调不应该在未知的前提下擅自进行这类自私行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