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柏林飞鸿

中国的取胜战略

发表时间:

就美中贸易冲突,美国和中国本月30和31日正在上海举行谈判。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判前已放风,对达成协议不抱太大希望。特朗普多位手下要员也表示,还有很多要点和中国没有谈妥,达成大协议希望渺茫。如果谈判能取得小步进步,这对世界紧张贸易局势也将是个安慰。但美中对垒继续严峻。中国上周表示,不排除武力统一台湾的可能。美国马上把战舰开往台湾海峡。德国多份媒体认为,这一发展显示,美中关系又有所紧张。

中美贸易第11论谈判5月10日在华盛顿举行
中美贸易第11论谈判5月10日在华盛顿举行 REUTERS/Aly Song
广告

中国会不会将美中贸易冲突拖延到2020年11月的美国大选后再说呢?德国《商报》报道说,特朗普7月26号不得不承认,有这一可能。如果中国等待他大选失败后,再跟“另一个傻子”继续谈判,他不会感到意外。美中在上海聚会,是在五月谈判中断后,再次重开谈判。中国通过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释放了求和意愿。这是美国重视的一个方面。美中两国相互施加高额惩罚关税,使世界经济受到阻碍。冲突近来暂时出现停息,美国也暂时冻结了对欧洲征收高额汽车进口税的威胁。但冻结不等于取消。到11月,特朗普又将来决定,如果欧洲不按他的要求对美国汽车只征收较低关税的话,他是否将实现他的威胁,对来自欧洲特别是德国的汽车施加惩罚关税。

美中贸易战使中国对美进出口贸易大大下滑。根据《商报》报道,今年5月,中国从美国进口产品与去年5月相比,下跌了31.4%,也就是将近1/3。进口猛跌,让美方焦虑不安。20国峰会上,习近平向特朗普承诺,将进口更多美国农产品,使局势有所缓和。

就中国近日发表的白皮书,《明镜》周刊认为,这是中国专门做给大家看的温和。中国书面表示,自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 但同时又威胁可能武力统一台湾。香港对中国驻扎部队的不安也在增长。北京在长达51页的白皮书中表示,中国民族始终热爱和平。中国人民经受了战争和侵略的痛苦,学会了珍惜和平共处。中国永远不会将类似痛苦强加给别人。但在遇到领土争端问题时,中国的和平意愿就很有限了。

台湾已拥有自己的民主政府,但中国继续把台湾视为自己的领土,而且不排除武力统一台湾的可能。专家们认为,用汉语和英语发表的白皮书显然是做给国际公众看的。另外,白皮书里还列出了军事预算,但这些预算数字显然与外界估测甚至与国防部公布的数据不符,谈不上真正的透明。中国表示,永远不会首先攻击别人,但如果受到攻击,则会尽一切手段进行防卫。白皮书显示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政治志向。与2015年相比,北京在新的白皮书里,更明显地把自己摆放到美国对手的地位上。中国的防御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在2017和2018的战略构想中,进一步突出了中国作为战略对手的地位。而中国的白皮书指责美国及其盟友加大了亚洲地区的不安,使亚洲安全局势更为复杂,中国的白皮书是针对美国的战略书设定的反战略。

《焦点》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特朗普在贸易战中欢呼雀跃 - 但他没有看到中国的取胜战略”的文章。该文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特朗普在美中贸易战中因此欢欣鼓舞。中国经济增长30年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缓慢。但这只是特朗普的一个短期性阶段胜利。中国2019年的增长目标仍然是6%-6.5%。与美国目前3.1%的增长相比,中国的增长数字明显高很多。美国的经济增长是通过向中国和日本借钱来输血的。中国和日本是美国的最大债主。如果按人均收入来计算,中国的水平和保加利亚不相上下,相当于欧洲最贫穷国家之一。但反过来,中国因此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另外,不可忽略的是,北京有一个长期计划,手里还有一些稳定发展经济的杠杆。中国今年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其中包括减税约4000亿美元。贷款条件也放宽,使小型和中型企业更容易得到贷款。通过特殊贷款,北京鼓励地方政府进一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总的来说,北京的长远计划着重于加强国内市场的增长,削减对外国市场的依赖。中国公布了新的经济数据后,亚洲市场做出积极反应,而西方则对美中冲突继续充满忧虑。当然,中国也有风险,那就是债务问题。根据美国彭博通讯社的计算,中国的债务已达到其经济能力的271%。但相比之下,中国在外国的债务非常微小。

另外,中国政府对债务不断增长的风险也比十年前要敏感很多。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经济增长放缓是自然发展。基本上所有工业国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美国也是如此。即便中国和美国达成协议,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会有所下滑。只是根据中国经济增长数字来确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那就忽略了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带来的挑战。世界对中国的依赖是越来越大,而中国对外国重要市场的依赖则在下降。中国在未来技术领域里,比以前更具有竞争力。中国也会继续推进新丝绸之路项目。该项目追求的不是向合作伙伴出口,而是在这些国家直接为当地市场生产产品。

中国在非洲已是如此。西方国家在非洲则没有踪影。中国将从新的非洲中产阶层身上赚钱,这是已经可以预见的。如果通过中国经济增长数字就希望中国的发展将受到长远限制,希望西方能继续把持主宰地位,那么,看到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就更为重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