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哈萨克斯坦噤声人权组织谋求与中国合作

发表时间: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本周抵达中国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首次出访中国。哈萨克斯坦地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必经之地,近年来两国贸易往来也不断提升。中国早已取代俄罗斯,成为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贸易伙伴。但是中哈合作的推进,近年来也在哈萨克斯坦国内引起各种抗议集会。而新疆所谓再教育营关押以维吾尔族为主的穆斯林事件更在哈萨克斯坦民间引起反弹,因为不少在新疆生活的哈萨克人也在被关押之列。哈萨克斯坦人权组织一度非常活跃,揭露出不少关于新疆再教育营的内幕。但台湾中亚学会秘书长,目前在香港珠海学院新闻系任教的侍建宇先生认为,新疆再教育营问题不会对中哈关系有重要影响,哈萨克斯坦政府更在意的是两国贸易关系将怎样继续发展。

2019年9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大会堂与来访的哈萨克斯坦总统会晤。
2019年9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大会堂与来访的哈萨克斯坦总统会晤。 图片来源:路透社
广告

侍建宇:“一般来讲,在新疆生活的哈萨克族人,大概有150万人。新疆总人口大概两千多万,就是说哈萨克族所占比例大概是6%、7%。”

“1990年代,前苏联的中亚国家独立的时候,他们曾经讨论过任何处理在新疆居住的哈萨克族人问题:要不要给他们国籍、要不要给他们定居……,因为他们都有亲人或朋友在那边。现在的总统当时是外交官,参与了这个讨论,他非常了解这个问题。最后中国同意让哈萨克人,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移居哈萨克;即使不移居,他也可以拿到一个类似“绿卡”的长期居留身份,同时继续有中国护照。就是说,他可以长期居住在哈萨克,在那边工作,但保有中国的身份。基本上90年代的谈判的结果,是双方都做了些让步,得到了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局面。”

法广:近期新疆不少穆斯林被关入所谓的再教育营的消息,很多情况下,正是通过哈萨克斯坦国内的人权组织披露出来。被关入新疆再教育营的人有不少哈萨克族人。哈萨克人权组织在这个问题上一度非常活跃。这个问题对中哈关系是否有什么影响么?

侍建宇:“他们(人权组织)过去几年特别活跃,带头的领导者8月中的时候才被法院放出来。那个组织Ata-Jurt, Kazakh human rights, 直译就是“哈萨克家乡人权组织”。这个组织基本上是强调人权、非暴力。强调“非暴力”的主要原因是不想让中国政府说他们是什么“恐怖组织”,他们不想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他们强调非暴力地争取人权,主要针对那些在中国被关押的人。他们也不只是为哈萨克族人努力,也包括其他人: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吉尔吉斯人等,凡是被关押的人,他们都去帮助争取权利。他们也同国际特赦组织合作,也与美联社等其他国际通讯社合作,所以,这个组织揭露出很多讯息,他们收集到了很多材料。”

“但是,他们的做法和诉求与哈萨克政府不太一样。关于如何处理新疆“再教育营”中的哈萨克族人的问题,哈萨克政府有另一种想法,就是想通过外交解决,不要讨论人权问题,直接通过双方的政府、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谈判来解决问题。有一部分哈萨克人也确实得到释放,回到哈萨克。如果是有哈萨克长期居留权,又有中国护照的人,基本上是让他们放弃中国护照,让哈萨克把他们带回国。这大概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敲定。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事实上,这个(人权)组织记录的人数已经上万。”

法广:哈萨克斯坦更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在新疆的哈萨克族人权益。整体来看,这种方式有过成功的例子,但是否只是个案?

侍建宇:“我觉得应该分两个部分来看,一是到底有多成功,二是放出来的那些人是些什么人。这与“再教育营”的等级设置也有关系。据现在我们了解的情况,“再教育营”事实上分成三种不同形式。最简单的形式,基本上就是一些爱国教育、训练,大概半年到一年之间,如果“表现”良好、汉语也说得不错、也接受了一些工作训练 就是中国政府一直在讲的“职业培训”……这种人(从再教育营)出来本身就不是太难,一年之内就可以离开“再教育营”。当然他是不是会再进去,也不一定……还要随着时间,去考核。这些人,政府是同意把他们要回去 ,这并不太困难。”

“另外两种人就基本上不可能(要回去)。一种人是曾经去过中东或东南亚伊斯兰国家,在当地有一些什么关系。这种人出来就已经比较困难。但哈萨克政府也还是在努力,因为哈萨克斯坦在文化上也是一个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国家。至于第三类人,他们有一些伊斯兰激进主义过去20多年发展出来的比较有武装的、激进的、偏激的伊斯兰信仰方式,这些人,我觉得不可能被放出来,中国政府虽然说是把他们关在“再教育营”,可是这些人的“再教育营” 和其它两类完全不一样,对他们的关押基本上是劳改的一种形式。”

“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关系而言,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但可能不是一个真正会影响两国关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真正的问题是两国的贸易怎样进一步发展。中国的“一带一路”投资比较顺利,但是两国间贸易量能不能突破则是很大的困难。中国方面当然是在很努力地推动,但贸易是双边的,另外一边到底有没有钱投资?因为双边谈判说定各自出多少钱,中国可能出钱比较多,但对方也要出。但哈萨克最近几年由于石油价格不像以前那么好,所以经济不是很好,那么在这个方面,中国的一些期待可能就会落空,哈萨克斯坦当然对中国的依赖也会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再教育营”可能只是其中一个插曲。哈萨克斯坦政府绝对有办法压制人权方面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会影响到哈萨克与中国的关系 ,而且,他也不认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尤其是被关押在“再教育营”里的哈萨克族人问题。所以, 我觉得 这个(哈萨克斯坦)人权组织发展到现在,可能会告一段落,因为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哈萨克斯坦政府的配合可能会使得这些人在哈萨克没有办法继续活动,但是他们在过去两年做出的成绩是非常可观的。”

 

一位目前流亡欧洲的哈萨克族人化名巴特尔接受了本台的电话采访。他在新疆出生,后来移居哈萨克,曾是上述哈萨克人权组织的志愿者,帮助收集了很多在新疆失踪或曾经历“再教育营”的穆斯林或他们的亲友的证词。他向本台表示,该组织负责人毕莱喜一度被捕,该组织的电脑被查收,以前收集的几千份证词资料全部因此丢失,他们只好再从头收集碎片信息,加以整理。但不少相关证人受到警告和威胁,不再敢发声。巴特尔自己也因为受到威胁,而出走他乡。但威胁与恐吓仍然无孔不入。该人权组织现在表面上还在运作,但有关投诉已经不会传送给国际组织。一些人权活动人士另外注册组织,但也受到了哈国安全局的威胁,无法继续运作。

他介绍说,在新疆,有些人被送去工厂劳动,制作校服,劳动条件很差,也没有相应的医疗条件,他们常被辱骂,被随意克扣所答应的薪酬。他们被限制与家人联系,联系时也只能报平安,不能告诉家人他们身在何处。他证实,哈萨克斯坦政府确实争取到让一些哈萨克人离开新疆,但这些人中很多人当时已经离开“再教育营”,处于在家软禁状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