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香港:不满情绪背后的社会危机

发表时间:

9月16日星期一出版的法国各报关注的国内及国际新闻焦点内容分别有:继公交部门大罢工之后,自由职业员工今天也举行反对退休制度改革的示威活动,法国社会陷入动荡的一周;法国政府继续推行减税措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寻求未来发展方向;一年一度的人道报节落下帷幕:沙特遇袭后,石油开采减半,可能引发油价飙升;等。关于中国话题的报道,继续围绕香港局势及经济话题展开。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今天多份日报刊出报道,关注香港的局势发展。首先,《费加罗报》在国际新闻版页刊出的一篇报道中,分析了香港目前的局势,认为:香港不满情绪的背后是社会危机。报道指出:在香港摩天大楼光鲜的外表下,超过20%的香港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为了安抚社会不满情绪,政府当局上个月做出表态,准备拨出20亿欧元的款额资助最贫困的人口。这一姿态不仅仅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也颇具经济意义。政府宣布的措施涉及的主要内容为大学生的奖学金以及对最贫困家庭的补助。

报道指出:香港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廉价出租屋内,但是仍有许多人在等待着廉价出租屋的机会。最近15年来,香港的房价飙升了400%,在这样一座房价昂贵的城市,需要加倍建造新房。而政府却没有建造廉价出租房计划。尽管香港的示威民众并没有提及民众购买力及住房问题,但这两个问题却成为各种辩论中的中心议题。年轻一代对过于靠近大亨、富豪及北京政府的特区政府十分不满。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距没有为真正的社会政策留下空间。许多人劳累一生只为寻得一席可怜的生存之地,贫富悬殊巨大。许多港人对未来十分担忧。

政府当局虽然做出一些承诺,却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要求。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现:绝大多数参加抗议的民众为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大学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

《解放报》突出报道了香港示威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暴力行为。报道指出:香港遭禁的示威活动中,周日晚间出现了新的暴力场面。数万名示威者不顾禁令,再次走上街头抗议示威,警方对示威者施放催泪瓦斯并使用水炮车,示威者则向警方投掷石块及汽油弹。在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抗议行动中,警方与激进团体间的暴力场面愈发增多。报道指出:9月28日,将是2014年香港雨伞革命5周年,10月1日,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在即将迎来这两个颇具象征意义的纪念日之前,未来数周,举行新的示威活动的计划不断增多。

《十字架报》也报道了香港周日示威活动中的暴力现象。同时刊出专家观点,剖析了西方国家针对香港局势的态度。法国邮政银行资产管理研究部门负责人认为:贸易冲突阻碍西方国家走得更远。他表示,西方国家并不是对香港问题漠不关心。但是,没有人愿意火上浇油。中美贸易冲突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危机。因此,冲突双方均十分明了:不宜走得更远。各方都不希望香港危机影响已经十分复杂的贸易谈判。中国十分清楚它在香港可以采取镇压行动的尺度,美国也十分明白应采取怎样的立场。经济利益十分重要。西方国家进口的大多数消费品来自中国。另外,许多外国企业落足中国。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家证券投资,一旦中国大量抛出,将引发美联储大规模的干预。将对市场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十字架报》还刊出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一名负责人的观点指出:应该向中国表明西方的不安立场。这名负责人指出:香港爆发抗争运动3个多月以来,欧盟已多次表明立场。法国决定不采取单独表态的做法,以凸显欧洲采用同一个声调。香港问题绝非仅仅涉及人权问题。在香港生活的两万多名法国民众以及众多的经济利益迫使法国发声。但不是为了攻击北京,而是为了捍卫我们自身的利益。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