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费加罗报:香港打算禁止示威者蒙面

发表时间:

10月4日星期五出版的法国各报关注的国内及国际新闻焦点内容分别有:巴黎警察局总部持刀袭击案之后的震撼与反思;生物伦理法案引发非议;围绕市政选举话题展开的辩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加紧施压美国总统特朗普;伊拉克反政府示威活动遭到残酷镇压;欧洲试图缓解欧美贸易战紧张局势等。香港议题继续成为受到关注的中国焦点话题。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香港的抗争局势仍在继续。最新引发关注的焦点围绕特区政府推出的“禁蒙面法”案展开。今天出版的《费加罗报》刊出该报驻京记者的报道,披露了相关消息。报道指出:在北京认可的目光下,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打算出台法令,禁止示威者佩戴口罩、面具,以更好地辨认示威者身份。这是港府决定实施强硬管理的最新举措。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特首林郑月娥应在周五宣布实施的法案,竟是从一个世纪前(1922年)殖民时期制定的“紧急情况规例条例”中攫取的灵感。

抗争运动爆发以来,许多香港青年反对派人士采用了戴口罩、潜水镜等方式面对警察,以更好地进行自保并抵御催泪弹。

《费加罗报》指出:此一法案的推出,恰值香港暴力局势升级之间,周二,中国庆贺建国70周年的同一天,一名香港中学生在示威活动中被警方子弹击中,引发国际媒体热议,同时抹黑了主持大阅兵的中国主席习近平的庆典活动。这是6月份爆发抗争运动以来,警方首次近距离发射实弹并致人受伤事件。此一事件发生在警察与极端派示威者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之际,引发普遍忧虑,各方担心警民冲突进一步升级。

报道指出:事发当天,受伤的中学生与其他伙伴与一组警员发生肢体冲突。一名警员打算开枪警告,却击中中学生的胸部。此一事件震撼了整个公民社会,纷纷揭露警方的“暴力”行为,并担心再次发生此类关涉性命的事件。

《费加罗报》报道指出:实际上,受到亲北京的香港政党-民建联(DAB) 长期以来主张的“禁蒙面法”已在法国和美国实施。不过,香港推出此法的时机,是在特区政府九月初以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之后。在中央政府的赞同下,特区政府呼吁展开对话,撤回“送中法案”,同时逮捕了大批示威者。本周二一天,就有269人被捕,创下了抗争运动以来的记录。警方则投掷了1400枚催泪弹。但是,年轻示威者们没有退却。

报道最后指出:这些最新措施凸显了北京选择的战略,这便是:继续让林郑月娥站在第一线管理危机,以暂时避免直接出面干预。

此外,关于美朝关系,《费加罗报》强调:金正恩加紧对特朗普施压。报道指出:在重启核外交之际,朝鲜宣布试射了一枚“潜射弹道导弹”,标志着朝鲜在核武计划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报道指出:本次导弹试验的日期绝非偶然。继朝美两国今年二月的河内峰会失败之后,金正恩首次为重启与美国展开外交谈判开了绿灯。本周末,从周五开始,两国外交官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会晤,以重启陷入僵局的谈判。韩国首尔梨大一名教授指出:在前往谈判桌之前提高调门,是朝鲜的一贯做法,目的旨在获得对方更多让步。周四,朝鲜新的首席核谈判代表金明吉在平壤表示:对谈判前景充满“乐观”。

报道指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制定了最终目标:要在年底之前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时间紧迫。金正恩正眯着双眼注视着美国的国内政策,以隐晦的方式威胁特朗普:如果不在年底之前做出让步,他将以导弹来破坏特朗普的总统竞选运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