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中国外贸9月降幅大再引内需虚弱忧虑

中国海关总署今天公布,以美元计价9月出口同比下降3.2%,进口同比下降8.5%,其中,9月出口降幅为今年2月以来最大。据路透社认为,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等因素影响,中国9月外贸数据如期回落,但进出口降幅都超出预期,一方面印证全球贸易活动减速,另一方面也显现内需未有明显好转。

中国经济照片
中国经济照片 REUTERS/Stringer
广告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9月出口降幅为七个月最大,内外需疲弱未来仍承压。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以美元计价9月出口同比下降3.2%,进口同比下降8.5%,路透调查预估中值分别为下降3%和降5.2%;9月贸易顺差为396.5亿美元,路透预估中值为顺差333亿美元。其中,9月出口降幅为今年2月以来最大。

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下降0.1%,进口同比下降5.0%,贸易顺差为2,984.3亿美元。

据报道引述华泰金融经济评论,从基本面来看,全球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是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行的两大因素。中美贸易谈判在波折中前行,不仅对中美两国产生影响,也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虽然最新一轮谈判阶段性向好,但我们认为中美博弈仍然是波折中前行,而且已加的关税没有降低,因此我们估计关税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能已经实际产生。

从需求端的数据来看,全球贸易需求较差成为制约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贸易差额主要取决于出口和进口回落的速度,如果全球经济回落风险和贸易摩擦的风险更大,那么可能会制约出口增速从而导致我国贸易顺差收窄,如果中国内需不振,从而限制进口增速,并且回落幅度快于出口增速,那么可能会导致“衰退式”顺差。目前来看,衰退式顺差仍在持续。

据路透社说,美国和中国上周五就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一致,促使美国总统特朗普暂缓实施威胁将在下周二生效的上调对华关税举措,但官员们表示,该协议仍需形成文字,需要更多工作才能最终敲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告诉记者,双方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任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全球经济正陷入“同步放缓”,且警告称,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任何行动来解决贸易冲突和支持增长,全球经济将进一步放缓。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今年全球贸易将增长1.2%,2020年则将增长2.7%,下修此前的预估,因美国和中国间的贸易冲突打压全球贸易。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