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中国的改革方向与西方式民主完全不在一条道上

发表时间: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于近日召开,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势的分析评论。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 路透社
广告

香港《01》署名穆尧的评论称:“自从2018年全国‘两会’前夕连续召开的两次中央全会后,中共已超过一年半时间没有举行中央全会。外界不免对于姗姗来迟的四中全会充满各种质疑与好奇。”“从议题上看,外界可能最关注的是人事议题,不过,预料出现较大变动的可能性不大。”“其他议题方面,在香港局势暂时趋于缓解并显现逆转迹象、中美贸易战经过13轮谈判显现暂时性休战局面后,北京可望在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中继续自己的既定节奏。北京早前消息称此次中央全会的主题将是‘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即‘第五个现代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有境外媒体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括为‘第五个现代化’,就是1950年代到1960年代中国提出‘四化’战略目标: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延续。也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简化起来就是‘政治现代化’,更准确地说,是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在中共领导下的政治现代化。”“在美国以及西方价值观的认同者看来,中国所宣扬这份改革成果,显然不是好消息,它清楚说明中国的改革方向与西方式民主、三权分立理念完全不在一条道上。在这个氛围下,美国自去年开始在贸易、科技、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与中国展开对峙,中美的制度之争已难以避免。外部环境的不友善也给中国带来了经济下行压力。”“香港的乱局与两岸问题也是北京正面对的另一重麻烦,尤其是前者。对北京政府来说,港台问题都算不上大患或疾患,但它们都反映一个事实:‘中国模式’看起来强韧有力,仍说服不了同属一国的香港,对台湾也缺乏吸引力。”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中共即将召开19届四中全会,讨论议题可能包括香港问题,将有什么结论和对策?从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发出‘粉身碎骨’警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6日对美国国会众院通过‘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后,表达‘强烈愤慨、坚决反对’,已可预见对策必仍是强硬路线。”“问题是威胁恐吓背后,北京还能做什么?香港的抗争持续四个月,主要原因是北京一直处于两难局面:一方面希望‘止暴制乱’,却不能出兵镇压,一旦出兵,不但对习近平的国际强人形象造成巨大破坏,且可能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毁于一旦。北京不能失去香港为中国套取外资和企业股票上市的巨大利益,只能选择保存香港目前地位。习近平忌惮出兵,又不肯让步,香港抗争就有空间继续闹腾下去。”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署名邓聿文的评论称:“在外界关注的有关习近平是否会在四中全会上被问责的问题,我认为不大可能出现。习应该感觉党内和社会对他领导能力的不满,这导致他有可能放松集权程度,但鉴于党内没有公开的反对派,或者潜在的反对派形成不了合力,党内是没有力量对他进行问责的。习近平若有自知之明,最大的可能是在全会上轻描淡写地做一点自我批评,至于会上出现对他的公开指责,要他为目前的时局负责,此种可能性几乎不会有。中共为70年大庆所做的各项准备让外界看到,习近平依然牢牢掌控着权力。很有可能,习会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之名(这也是全会的议程之一,而且是和治理现代化捆绑在一起的),把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习的统治作为推进中国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内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