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国际/贸易

上海进博会外商吐槽:很多合同没下文

上海国际进博会被中国当局用来向世界展示对外开放的姿态和诚意。但外商们却有不同看法。据最近两项调查,参加进博会的外企认为,进博会更像是一场公关造势活动。他们去年在进博会签署的很多合同都没下文...

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 (CIIE)2019年11月6日
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 (CIIE)2019年11月6日 Reuters/路透社
广告

法新社说,根据欧洲在华商会在进博会开幕前对欧洲在华企业的调查,外企对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表示质疑,他们觉得进博会是一场公关造势行动,目的是显示中国向外商敞开了巨大的市场。

调查显示,在参加进博会的欧洲商会会员当中,有一半在去年的进博会上获得了合同,然而这些合同多数都没了下文。这些外企表示,与他们签约的中国伙伴是不遵守约定的。有欧洲商会成员将这些合同形容为“象征性”合同。

欧洲在华商会得出的结论是,有关方面过分强调公告的效果,而不是为欧洲企业在华长远繁荣发展创造健康的经营环境。

美国在上海商会9月的一项调查也得出同样结论:仅有10%的美国企业认为上海进博会是非常重要的活动。68.5%的美国企业认为不重要。

欧洲在华商会副主席Carlo Diego D’Andrea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期待当局出台更加开放(中国)市场,更加便利外国投资的具体措施,而不是内容空洞的承诺。这些承诺我们听很多遍了。

外国企业和政府经常抱怨他们在中国遇到障碍:规则模糊不清,官僚主义,歧视外企,优先国企,知识产权保护基本不存在…。

中国宣称去年2018年上海进博会共达成高达570亿美元的合同。北京表示,每年一次的上海进博会给外国企业提供在中国找客户的机会,显示中国愿意减少对多国贸易顺差的诚意。

据上海进博会主办方介绍,今年2019年进博会有来自150个国家的3000多个企业参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