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香港/政治

中大民调:四成港人“接受为社会公义而违法”

特区政府一直以为社会大众不满黑衣蒙面示威者的暴力行为,导致他们日常生活的不便,甚至以为大多数的选民会因此用区议会的投票向暴力说“不”,但选举的结果令港府和北京大吃一惊,中文大学最近所进行的民调,进一步证明港府只是一厢情愿和错估现实。

香港民众2019年12月8日国际人权日示威
香港民众2019年12月8日国际人权日示威 REUTERS/Laurel Chor
广告

智经研究中心18日发表一项由中大亚太研究所进行民调显示,有39.8%的港人认同“为社会公义而违法是可以接受”,越年轻的受访者对此的认同,更达六成之多。此外,林郑月娥一直谴责示威者破坏香港法治,但民调指出,受访者对“防止政府滥用权力”的意见最差,评分也最低,显示港府才是带头破坏法治者。

中大受智经研究中心委托所进行的《市民对香港法治状况意见调查》显示,受访市民对10个法治层面落实状况的评价一律较过去两年为低,其中过去两年评分居首的“维持治安及保护人身安全”今年暴跌至倒数第二,三年来均获最低评分的“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今年更下滑至新低的3.61分。本身为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的智经主席刘鸣炜认为民意变化已为政府敲响警号。

中大的民调指出,问卷中提及是否同意“为社会公义而违法是可以接受”时,过去两年的调查均有接近五成受访者表示不认同,认同的只约占两成,但经过半年多的反政府示威后,今年情况逆转,39.8%受访者认同此看法,多于不认同的31.0%。在15至24岁群组中,更有约六成人认同此看法。

中大的民调从今年10月18日至11月4日电话访问1003名15岁以上的香港居民,结果55.2%受访者表示不满意香港今年的整体法治状况,超过满意的11.7%。相对过去两年调查均有逾三成受访者表示满意香港整体法治状况,不满的约占27%,今年是首次不满者多于满意;表示不满的受访者中较多是15至24岁、大专或以上学历、本地出生、学生或政治立场倾向非建制派。

在10个法治层面评分中,除了“打击贪污”及“以法律机制促进经济发展”高于5分(0分最低,10分最高),其余评分均低于5分。

民调显示,林郑月娥政权被指纵容警暴之下,“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在民调中排最后一名。该项评分由2017年的5.23分下滑至去年的5.17分后,再在今年于政权被指纵容警暴情况下跌至3.61分;“维持治安及保护人身安全”评分也由2017年及2018年的6.79分及6.83分跌至今年的4.05分。

今次调查新增有关法治目标的问题,结果最多受访者认为“保障市民基本权利同自由”(36.1%)为最重要的法治目标,其次为“争取更公义的社会”(31.2%),两者明显高于视“维持社会秩序”(26.8%)及“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4.5%)。

智经主席刘鸣炜认为上述客观数据量度出的民意变化,“已为政府敲响了警号”,并指市民若认为政府无法维持治安及保护人身安全,甚至滥用权力,将会严重削弱公众对香港法治的观感及评价,令香港法治陷入信心危机,同时指市民对所有法治层面的落实,以及对香港整体法治状况的不满似乎已达警戒线,认为整个社会都需要对有关现象有所警惕。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