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源头阴谋论正酣 钟南山未慎言?

新冠肺炎病毒来源引爆中美两国论战,华裔旅美学者黎蜗藤表示,争议起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稍早前“(病毒)不一定发源中国”的一席话;他指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并强调科学家宜慎言。

图为新冠肺炎病毒病理显微状态
图为新冠肺炎病毒病理显微状态 网络照片
广告

据中央社今天报道说,钟南山一句话引爆病毒论战,专家指:科学家宜慎言。该报道称,香港明报近日刊发黎蜗藤的文章表示,中国著名呼吸科权威、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月27日语出惊人说,“(新冠病毒)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发源在中国”;之后又补充“(也)不能就此判断疫情是来自国外”。3月18日,钟南山再解释:“源头和疫情发生地不是一回事。H1N1是2009年首先在墨西哥发生,你能说是墨西哥病毒吗?新冠肺炎先发生在武汉,不等于源头在武汉,这是科学问题。在搞清楚以前,随便下结论是不负责任的。疫情发生在中国,源头不一定在中国。”

据黎蜗藤说,钟南山的说法被广泛引用,为“非中国起源论”背书,并成为一些媒体和自媒体所谓“美国军人播毒论”(美国军人去年10月参加军人运动会时把病毒带到武汉)的重要论据。该文章说,这种阴谋论原本只在部分特定立场的网上群组流传,后来却升级到国家层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推特力推这种论点,引起美国各界普遍反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因此打电话给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表达抗议。

据黎蜗藤表示,钟南山在2003年SARS以及这次最早在武汉爆发的新型肺炎疫情中,都奋战于第一线,是中国人民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医学权威,但是“权威愈大则话语责任愈重”,钟南山“源头不一定在中国”之说,值得商榷。黎蜗藤指出,新冠病毒起源何处、如何起源,当然是科学问题,但是科学不存在百分百正确。例如学者撰写科学论文时,不会说“实验结果证明某结论”,只说“支持某假设”,而一项假设获得的支持证据愈多,成立可能性就愈大,大到一定程度被学界普遍接受为共识,假设就上升成为理论或结论,但即使如此也有可能被推翻。因此,文章说,公众通常认为的结论在科学家看来只是“可能性最大的假设”;而即使某假设可能性很大,在科学家看来同样尚未定论。

该报道指出,黎蜗藤强调,科学问题严格来说都没有结论,不存在“搞清楚”,但不等于没有共识;科学意义的“没有结论”可能常被大众误解为“连普遍共识也没有”,因此科学家公开笼统地说出“没有搞清楚前不能下结论”,很可能带来误导。

据黎蜗藤提到,“2003年首例病人出现在广东河源的沙士(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起源至今还没有搞清楚:是果子狸、穿山甲还是蝙蝠,不得而知;甚至那位河源病人是不是‘零号病人’也存在不确定性。但没有听说谁否认沙士病毒起源于中国”。该文章说,钟南山“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发源在中国”的说法若是表达“普遍意义上的可能性”,自然不能说是错的;但在没有证据足以质疑或推翻现成最被广泛接受的假设时提出,就难说谨慎。

该报道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起源的问题,他指出,最合常理并且最被普遍接受的可能性正如香港学者龙振邦、袁国勇所言的“最可能途径就是病毒天然宿主是中国云南的中华菊头蝠,通过某种天然途径传到某中间宿主上,再在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传染到人”。他说,这项假设既有遗传学上的基因序列对比证据,也有流行病学上的追溯(包括最早一批病人都在武汉),也有对SARS病毒传播途径研究的经验。

据文章说,这种假设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相较各种捕风捉影的阴谋论,这项对病毒起源的假设可能性大得多。要推翻这种假设需更强的证据才能令人信服。

黎蜗藤表示,“钟院士固然没有支持阴谋论,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当建基于自己言论上的阴谋论大行其道时,没有站出来谴责阴谋论,还在缺乏证据下继续强调自己的假设,这与挺身而出斥责阴谋论(曾有说法指病毒来源于武汉病毒所)的美国科学家对比何其鲜明”。

黎蜗藤认为,“从善意出发,或许有科学家缺乏舆论敏感性或太固执于科学家思维,令人遗憾。科学家应慎言,不应助长阴谋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