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中医药抗疫异军突起疗效卓着支援海外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专题是:中医药抗疫异军突起疗效卓着支援海外。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相比起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中国的死亡率低,中医药被视为抗疫功臣。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 © 亚洲周刊
广告

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主要是能够降低死亡率、缓解患者症、减少轻型、普通型患者转为重型患者,成本低廉,功效卓着。中医药在中国取得的治疗成果,也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并在疫情中走出国门,支援海外,向意大利捐赠了「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救急。

具体实践上,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有哪些特点吗?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赛美指出,中医的治病方针讲究启动人的自癒潜能,这比「免疫力」的含义更广。借鑑应对非典的经验,一开始判断新冠肺炎是「温疫」病,因此在广东、武汉治病,开始提出方案时仍以「温热」为主。随后,有专家发现情况有些不一样,武汉的新冠肺炎是「疫邪」,同时具有「温、湿、寒」的特点。因此广州第八人民医院的「肺炎一号方」以清热为主,广东的方案仍然坚持应对「温疫」为主,和武汉的方案有出入。

中医药的国际化遭到哪些挑战吗?

中医要真正国际化,还面临众多问题,既有国内本身的规范化问题,也有着中医理论难以与科学标准对接的问题,要真正走向世界,获得现代科学认可,仍有漫漫长路要走。中医在国内体制能自圆其说,在数据上也似乎取得了长足的成果,但面对现代科学则是另一番光境。至今科学界仍有两派声音在争持,一是肯定中医的经验以及药方,并以科学手段加以辨证,但对中医理论有保留。另一派则认为中医理论本身是另一套知识论体系,不应该以西方科学理论加以理解,主张在中国文化脉络去理解中医。

除了中国外,还有哪些国家提出使用中医药吗?

日本汉方医学专家小川惠子也以中国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依据,强调了对处新冠感染要去除「寒湿邪」的根本要素,推荐了清肺排毒汤、小柴胡汤、黄连解毒汤,或是清上防风汤、荆棘连翘汤等。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其他重要内容吗?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N号房」事件震撼韩国社会,共计二十六万人次参与这场非法网络性商品交易。韩国社会这种把性、色作为贿品的恶习有着历史根源,「料亭文化」就是其中代表,享受性和色被当成男性的特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