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新冠肺炎

外国疫责诉讼中国 人大会议是否修法反控他国引注意

中国人大代表倡议外国国家豁免法,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认为,随着国际交往和全球化进程逐步深入,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经贸活动日益频繁,各国国家及其政府在他国被起诉情况愈来愈多。但中国在立法层面尚未制定专门性法律。他建议重新对国家豁免问题进行审视,由绝对豁免原则转向国际主流的限制豁免原则,尽快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豁免法。今天闭幕的中国人大全国会议对此是否议案有回应,引发关注。

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会议会场前 2020年5月27日
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会议会场前 2020年5月27日 REUTERS - THOMAS PETER
广告

据中央社消息,反制他国提告,中国人大代表倡议外国国家豁免法。该报道引述中国官媒消息,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周一建议尽快制定“外国国家豁免法”,反制外国团体与个人以疫情向中国提起诉讼。

中共对外官媒环球网昨天专访马一德,首度曝光这项立法建议,中共政法委微信公众号“长安剑”也转发。马一德的提案已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案组接收,分送有关专门委员会研究。据消息称,随着国际交往和全球化进程逐步深入,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经贸活动日益频繁,各国国家及其政府在他国被起诉情况愈来愈多。但中国在立法层面尚未制定专门性法律。消息并称,若遵循外国国家及其财产绝对豁免的一般原则,中国当事人难以在国内法院对他国提起诉讼主张权益,中国法院在处理国家豁免问题的案件时也无法可依。

据马一德表示,实行限制豁免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立法的趋势,实践中不乏中国及地方政府在美国等国被起诉的案例。他说,立法缺失造成中国当事人权益无法透过国内司法机关获得救济,中国政府却作为被告在外国法院被频频起诉,这远远落后于中国对外交往的实际需求,导致在国际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

中国官方报导称,伴随着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在各国相继爆发,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为了转嫁本国政府防疫、控疫不力的责任,以中国传播、隐瞒疫情等借口公然对中方进行污名化,甚至一些国家的团体或个人依据美国的“外国主权豁免法”对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提起诉讼,这既是对国家及其财产豁免这一国际法原则的践踏,也是国际霸权与强权主义的体现,但“同时凸显出中国制定外国国家豁免法的必要性、紧迫性”。

马一德并称,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亚投行成立、中国加入SDR(特别提款权)等历史转折性事件发生,中国的经济环境正在深刻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关于国家豁免立法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会让外国投资者担忧和迷茫。

马一德建议重新对国家豁免问题进行审视,由绝对豁免原则转向国际主流的限制豁免原则,尽快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豁免法。

据消息称,据了解,在当前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马一德的建议已获全国人大北京代表团超过35名代表连署并提交该议案。该议案目前已被大会议案组接收并分送有关专门委员会研究。

据马一德说:“我们在坚持国家主权豁免原则下,加快制定外国国家豁免法,现实背景下可以支持我国当事人就他国的侵害行为主张权益,我国法院可以对外国国家及其财产行使管辖权甚至强制执行,直接对美国责任转嫁、霸权主义行为形成反制。”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