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中国官媒围攻地摊经济 分析指凸显习李路线之争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力推“地摊经济”,却接连遭北京和官媒唱反调,外媒更指,中宣部发文要求媒体删除过去报导。分析认为,风向改变凸显习近平和李克强经济路线的矛盾。

中国地摊经济新热报道图片
中国地摊经济新热报道图片 © 网络照片
广告

据中央社今天报道,中国官媒围攻地摊经济,分析指凸显习李路线之争。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中国实体经济,李克强日前考察山东烟台,盛赞地摊经济和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以往常受取缔的地摊,顿时获得政府的背书,各地也开始允许小贩摆摊。

不过北京市却率先对地摊经济唱反调。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6日强调,北京有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游商满街”不利树立首都和国家良好形象。接着,官媒央视也发评论指,对于北京、上海和广州这种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才是正道,而各大一线城市并未“盲目跟风”,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这是清醒的”。评论并指,若地摊经济一哄而起,各城市多年累积的精细化管理成将“功亏一篑”。

而人民日报则评论称,满街的地摊可能引发交通、卫生和食物品质的监管问题,应冷静思考。

中央社说,自由亚洲电台引述官媒新华社内部人士透露,4日晚间地摊经济风向突变,中央级别的媒体高层接到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禁令,开始查删之前的报导。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也收回了之前发布有关地摊经济的正式文件。香港苹果日报引述中国独立学者吴强表示,这是疫情后,关于中央该加强或放松经济控制辩论的大爆发。他指出,李克强上任后不断推动减少审批、松绑市场等经济自由政策;但习近平不断插手加强对经济的控制,两者之间一直相互矛盾。

报道也引述时事评论员刘绍锐表示,本次事件涉及习近平和李克强的路线之争。他指,即便两人的目标都是让社会恢复稳定,但习近平着重尽快恢复经济生产活动,李克强则要保民生和就业,两人重点不同。他说,即便目前无人能挑战习近平,但习仍将李克强视为想像中的政敌,才借此完全排除他的个人影响力。

据中央社说,近期习李两人的路线矛盾不只一桩。李克强日前在两会闭幕的总理记者会中,指中国仍有6亿人月收入仅人民币1000元,这和习近平强调今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的论调明显不合,也令外界产生两人是否出现分歧的联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