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港版国安法 默克尔对北京小心翼翼受质疑

发表时间:

北京强行推出港版国安法之后,欧盟的反应被指过分温和,作为欧盟轮值国主席、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小心翼翼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默克尔是因为害怕得罪中国影响德国的经济利益吗?或是感觉无法协调成员国拿出统一的应对措施?

2020年7月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会晤。
2020年7月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会晤。 REUTERS - POOL
广告

当然,默克尔对中国的软弱不只是默克尔的问题。法国世界报周三发表社论,指北京在香港强行推出国安法以镇压民主人士,“本应采取强硬措施的欧盟,软弱的反应令人震惊”。该报列举:华盛顿在取缔香港特殊地位之后,还下令禁止向香港出口防卫武器及军民两用等敏感技术;加拿大中止与香港的引渡条约;英国为三百万港人获得英国公民身份铺路,但是,欧盟27国却落入了与中国的并不对称的互为依赖的经济关系的陷阱中。

世界报没有提到的还有,美国的制裁并未止步,另外,尽管中国驻英大使对英国的威胁在不断升级,英国已准备好将华为排除出英国5G市场;英国不惜埋葬两年前英中达成的“黄金时代”,在香港问题上严厉指责北京,不断地强调北京暗中希望世人忘掉的『中英联合声明』规范了香港“一国两制”的框架,本应继续起着无可否认的作用。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强硬姿态吸引了世人的注目。另外一个对香港国安法做出明确反应的是澳大利亚,该国明确表示,正在为接纳香港难民做准备。

法国『世界报』批评欧盟态度软弱之后把矛头直指7月1日起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难以超越15年来与中国精心编织的经济合作关系”,这一合作使得柏林与北京每年的贸易额超过2000亿欧元。而“十分清楚德国经济的基石建立在出口盈余之上的默克尔总理,对香港发生的事保持缄默十分令人吃惊。”香港人对默克尔感到失望。

该报批评法国直到目前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害怕走出疫情之后在必须全面启动的时刻损害与北京的关系”。但是,周三晚间,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在参议院保证,法国将针对港版国安法采取反击措施。法国外长尚未明确具体反击措施包含什么,但显示出法国政府对舆论批评正在做出积极回应。法国外长还首次明确表态,中国强行推出香港区国家安全法,与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时通过的香港基本法严重决裂。

世界报认为,认为中国会是一个保持现状的强权的想法已经破灭,新冠疫情出现后,北京显露出本来面目,习近平的中国已毫不顾忌地在各个方面凸显强权,使用挑衅的修辞支持其政策以贬损欧盟模式,反而证明了布鲁塞尔2019年通过的一项定义,北京已成为欧盟的制度性对手。该报指出,中国对香港的粗暴做法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亦构成严峻考验。欧盟至少可以向港人建议,愿意向那些希望逃离北京专制政权的港人提供庇护。如果欧盟要成为全球行动者并得到尊重,没有别的选择,面对中国必须强硬。

在德国内部,对默克尔在香港问题上的软弱表现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德国社民党联邦议员党团批评默克尔对中国的态度不够强硬,该党团发言人施密特提醒默克尔“应该告别自己过时了的对中国的认知,面对现实”。

德国之声报道说,德国的犹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希望和中国在经济上维持和谐关系。所以,无论是新疆大规模关押维吾尔人,还是中国自7月1日起对香港实施的国家安全法,经济利益使得柏林在人权侵害议题上往往迟迟不出手。

德国能做什么?德国自由民主党党魁林德内尔认为,德国不能出卖价值观。德国之声引用专家分析,欧盟可使用不受国籍限制的『马格尼茨基法』,对涉及侵犯人权的个人实施有针对性的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

英国已经有类似的法案。周二,英国脱欧后首次实施全球人权制裁,虽然首批名单上没有中国人,但『卫报』指出,有了这样一套英国自己的全球人权制裁机制,意味着英国拥有了可以自行使用的惩戒武器,将来可以用它来对付在新疆和香港侵犯人权的中国官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