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新冠疫情推动中俄开建大型塑料工厂

发表时间:

塑料用品对地球环境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灾难性的破坏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少珍贵的海生动物因吞食海水中的垃圾朔料而窒息而死,降低塑料产品的使用,尤其是禁止使用一次性的塑料用品是欧盟等国最新制定的目标。因此,从长远来看,塑料产品的市场销售将日益减少,然而,中国与俄罗斯却正在中俄边界黑龙江边投资修建大型的塑料原材料加工厂,俄罗斯的第一大石化集团西布尔与中国的中石化集团计划共同投资100至110亿美元生产制造塑料产品的原材料聚合物。

超市售货员在朔料保护层后面工作,2020年3月。
超市售货员在朔料保护层后面工作,2020年3月。 © FREDERICK FLORIN / AFP 法新社
广告

据法国财经报纸《回声报》的介绍,该工厂每年的总产量将达到270万吨。其中75%的产品将被用于中国市场。鉴于中国对塑料原材料的需求继续以每年6%的速度增加。

这家巨大的塑料原材料生产厂家从上周二开始启动,俄罗斯与中方分别拥有60%与40%的股份,据介绍,俄罗斯总理将亲自出席该广场的竣工仪式,足以显示该合作项目的政治含义。那么,中俄何以在全球反塑料今天投资塑料行业?我们知道,美国的杜邦化工集团多年来是亚洲塑料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多年来,无论是汽车配件还是制造高质量的包装用品都离不开来自美国的高质量原材料,中美贸易战或许促使北京试图保障塑料原材料供应。如果说该投资项目带有一定政治含义的话,或许这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按照俄罗斯投资方的介绍,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对一次性塑料用品的需求大量增加,一次性口罩,一次性餐具,外卖包装,以及塑料隔离屏障等塑料产品的需要大幅度增加,这对商家来说当然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虽然俄罗斯投资商也表示,必须加强发展塑料回收,但是,对他来说,预防病毒的传播,使用塑料产品是最有效的方式。

确实,新冠疫情导致全世界对塑料用品的需求大量增加,新冠病毒迅速蔓延全世界使各国卫生部门以及民众都措手不及,惊恐之下,人们大量采购含有塑料成分的一次性口罩与洗手液等用品,导致,上述产品的市场供应曾经供不应求,但是,半年之后,尤其是种种迹象都显示,病毒看来短时期内不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是否继续目前的应对方式?世界各国的绿党以及环保人士都开始拉响了警报。

法国多名反对党议员在法国《世界报》发表联名呼吁,呼吁政府借次机会重新审视目前的生产模式。文章指出,新冠病毒使法国的塑料废品的总量大幅度上升,要降低塑料废品的总数还必须从源头去解决,也就是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的生产,重新审视塑料工业的生产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政府自己制定的在2040年之前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的目标。因此必须强调塑料产品生产厂家的社会责任以及消费者的社会道德。同样,为塑料产品作广告的广告商也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不能给任何塑料产品贴上绿色或者环保的标签,因为今天塑料产品的回收率十分有限,而且,回收的频率也一般只能是一次,绝大多数用品都或者被垃圾厂焚烧或者被抛弃在大自然中,塑料焚烧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而弃留在大自然中的塑料,即使是很薄的塑料模最少也需要五百多年才能够自然溶解。文章认为,塑料回收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从生产源头出发,找到取代塑料用品的物质。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塑料用品开始广泛使用的时候,全世界的舆论都同声称赞塑料制品是如何的实用方便,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它对大自然的危害性。值得庆幸的是塑料产品事实上并非是缺一不可的用品。即使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其实,一次性口罩完全可以被棉布口罩说取代,同样,在家里洗手完全可以使用非常简单的肥皂块,出门携带也可以使用玻璃或者可以重新加载的小瓶子。自己随身带上餐具和水杯就可以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所以,如果厂家与个人都做出一定的能力的话,新冠疫情并不应该推动全球塑料行业的发展,也不至于会推动俄罗斯与中国联手开设巨大的塑料原材料生产工厂。但是,在盲目的利益的驱使下的资本似乎并不知道什么是保护生态环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