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影响世界经济

发表时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现代医学对疾病越来越有效的控制,人类寿命普遍得到延长,也逐渐凸显了人类社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程度持续加深。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必将对世界经济造成影响。

2019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只有2.3%。
2019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只有2.3%。 REUTERS/Fabian Bimmer
广告

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中国自2000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随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法国《观点》周刊10月3日刊出的一篇报道揭示:从现在起,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将十分迅速且残酷,因为从2020至2030年间,中国的劳动人口将以每年超过1%的速度逐年递减。劳动人口的下降必将对包括原材料市场、世界贸易、储蓄等在内的经济活动引发诸多后果。还将导致中国长期潜在的经济增长明显下降,并严重影响世界其他国家。

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首先将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在2010年代,中国的劳动人口基本处于稳定。而在2020至2030未来十年,劳动人口将以每年超过1%的速度逐年递减。从生产率角度看,2010年代初期,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每年约为6%;如今,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4%,估计至2030年,将保持在2,5%左右。中国经济每年增长2%至3%的速度将成为常态。

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约占20%的比例。因此,如果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从过去的6%降到2,5%,那么全球的潜在增长率便自然会减少0,7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放缓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的第一个影响将体现在对外贸易上。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2010年代的6%落至2030年的2,5%,其中减少的3,5个百分点体现在进口增速上,则意味着每年的进口增长率将下降6,3个百分点。目前,中国的进口约占世界贸易额12%左右,如果中国进口每年减少0,8个百分点:自然引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相应每年减少0,8个百分点。对于经济增长起点略超过1%的欧元区而言,这意味着每年将减少0,25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此一数字绝不可小觑。

中国经济大幅放缓对世界其他地区造成的第二个影响将涉及全球的金融平衡问题。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中国的储蓄率下降。退休人员取出存款消费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向运行良好的外部赤字的过渡,曾在2006年至2008年占国民生产总值12%比例的外部盈余几乎已消失。这意味着中国将不得不出售金融资产来为不断增加的外部赤字提供资金。它将以不得不继续出售其外汇储备为主。这表明将出现以美元和欧元等储备货币形式出售债券的情况,从而引发相关货币利率提升。中国的外汇储备已从2014年的4万亿美元减至如今的31万亿美元。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储蓄率的下降将引发世界储蓄率的降低。中国的储蓄占全球储蓄27%,其储蓄率已从2010年占国民生产总值52%的比例降至2020年43%的数字。

中国经济大幅放缓对世界其他地区造成的第三个影响将体现在原材料市场上:中国目前消耗的金属、石油和农业原材料分别占全球消耗比例的60%15%18%。其经济增长的放缓必将大大降低世界原材料消费的增长,从而降低原材料价格。

总而言之,《观点》周刊认为:在全球经济中占比20%的中国,其经济发展无论从2010年代初期超过10%的数字,还是到2019年的6%,或是2030年仅略高于2%,显然都会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冲击。此一冲击将减缓世界贸易和经济增长、导致整体储蓄不足、利率上升、商品价格下降。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利弊共存。

地缘政治后果也不容忽略:中国将不再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低于美国和以印度为主的其他许多国家,势必导致其国际影响力的减少。储蓄的减少和外部赤字的出现也将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中国海外投资能力的丧失。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