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欧美英加台等多国批评港警大搜捕民主派 促撤中欧协议、重提安全港法案及对华制裁

香港警方大肆拘捕53名发起和参与去年7月「民主派35+初选」的民主社运人士和律师,获得中国外交部支持,但惹来欧美多国批评,当中,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敦促民主国家不要口惠而实不至,考虑连手经济惩罚中国;前港督彭定康则促请欧盟撤销刚达成的中欧投资协议;美国有共和党众议员表明会在新一届国会开启时立即重提给予受迫害的港人难民身分的《香港安全港法案》;欧盟和加拿大则呼吁释放被捕者。

拜登提名出任国务卿的布林肯6日在推特发文,谴责香港大规模逮捕
拜登提名出任国务卿的布林肯6日在推特发文,谴责香港大规模逮捕 © tweeter
广告

正忙于处于总统选举结果的美国,国务院在事隔一天后仍未就大陆式的香港大搜捕发出声明,但获美国候任总统拜登提名出任国务卿的布林肯 (Antony John Blinken)昨(6日)天已快速在推特发文,除谴责大规模逮捕之外,还表明拜登-贺锦丽政府会与港人并肩反对北京镇压民主。这是他获提名后首次为香港发声,而他在拜登当选前曾表示,拜登会采取反对中方打压香港的立场,并「全面执行」《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美国来自民主、共和两党的多名国会议员亦在社交媒体上对香港大搜捕表达关注,包括刚上任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的民主党众议员米克斯(Gregory Meeks),他指出,北京的《港区国安法》正被用以无情攻击港人。另外,共和党众议员匡希恒(John Curtis)特别提及居港美籍人权律师关尚义(John Clancey)被捕,认为美国必须向陷于险境的港人提供强力庇护和难民选项,他声言,新一届国会开始后,会立即重提去年被否决的《香港自由港法案》。该法案订明,对于因和平表达意见、参与政治活动遭到迫害或害怕遭迫害,或因和平行为遭起诉、拘禁或定罪的香港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美国国务卿应将他们列为「第2类难民优先处理类别」,即不受每年的难民限额限制。

另外,由欧美18个国家和欧洲议会跨党派议员组成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简称IPAC)更发表谴责声明,指大搜捕清楚反映中港政府不会理会广泛的国际谴责,誓要摧毁香港仅余的自治、自由和法治,故此各国不能再口惠而实不至。为履行对港人的承诺,联盟敦促各个民主国家采取「紧急且史无前例」的行动,令中国为多次违背在联合国备案的《中英联合声明》的行为负上责任,包括立即在联合国采取行动,以及考虑连手经济惩罚,确保中国政府重新考虑其对香港的所作所为。

曾是欧盟委员会英国代表之一的前港督彭定康除谴责大搜捕外,更要求欧盟取消与中国达成的中欧投资协议。他批评该协定侮辱人权,凸显对中共可信度的幻想,而欧洲议会支持这份可悲的协议,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他认为,这项协议是严重的战略错误,因为美国候任总统拜登入主白宫后,将会与其他民主国家合力对抗中共的霸凌行径,并与港人站在同一阵线,反对北京镇压民主。

不过,欧盟暂时只是呼吁香港释放被捕人士,欧盟外交事务发言人斯塔诺表示,港府以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名大规模拘捕53名民主派人士,反映香港不再容许政治多元化,批评港区国安法旨在压制异见声音,并扼杀港人的人权和政治自由,呼吁当局立即释放所有被捕人士。

在英国,外相蓝韬文批评大搜捕严重打击《中英联合声明》下香港受保护的人权及自由,反映港区国安法的真正目的是用来镇压异见及反对的政治观点。另外,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董勤达(Tom Tugendhat)和保守党人权委员会成员裴伦德则揶揄香港大搜捕所反映的中国式香港民主,后者更质疑英国承诺保障香港免于遭受现时发生的事情,但「这些承诺去了哪?」

加拿大外长商鹏飞亦谴责警方的拘捕行动是严重打压政治多元化,完全无视香港法律,进一步削弱「一国两制」,呼吁释放被捕人士。另外,加拿大常驻联合国代表李博亦表示,每个关心自由和法治的个人和政府,均会对大搜捕感到愤怒。

 

台湾责中共寡信促撑港大陆称只影响勾结外国坏中国的自由

 

在台湾,总统蔡英文昨晚在社交网站发文,指今次大规模的拘捕显示出北京彻底毁弃五十年不变的承诺,而台湾身处民主阵营的第一线,清楚感受到北京对承诺的寡信以及对香港自由的打压。她表示,台湾会为普世价值挺身而出,呼吁全球民主阵营的伙伴,一起撑香港、为香港发声。执政民进党亦发表声明,指举办初选便涉嫌干犯「颠覆国家罪」,放之大多数国家都无法想象,形容香港已被红色恐怖全面笼罩,要求中共及港府立即停止镇压公民社会的极权作为。

在北京,作为香港主权国的中国,其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北京支持港警依法履职,指中港均是法治之区,强调港人的正常权利和自由不受影响,「受到影响的可能只是一些外部势力和香港的个别人相互勾结、企图破坏中国的稳定和安全的这样一种自由而已」。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