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德/香港/政治

德国逼港人改用特区护照居留

3月25日爆出港府向14个与香港签订工作假期计划协议的国家包括德国,要求该国不要再承认BNO为有效文件,并建议使用香港特区护照。原来德国一早作出配合,有90后港女于2019年以BNO护照申请到德国工作假期,但转签证期间竟被迫改用特区护照护码,官员解释“所有用BNO申请到德国的签证及居留都是错失”,她终被迫以中国籍身份居留,更担心德国当局日后会一刀切视BNO港人为中国籍。也因如此出现同一家庭被列三个国籍。

图为香港护照封皮网络照片
图为香港护照封皮网络照片 网络照片
广告

两年前以BNO护照申请到德国工作假期的90后的草泥马(化名),因想在当地读书,2月转为申请学生签证,但未取得学生签证时工作假期签证已逾期,故当局发出一张“行街纸”让她可合法过渡。但她发现文件上竟被转为特区护照号码,与官员电邮及亲身周旋仍不果。她忆述:“虽然我不是英国公民, 但仍然是英国国民,都属于英国籍,但官员不断坚持指BNO不是国籍,只是旅游证件,而香港是中国一部分,所以必需以中国护照居留德国。”但她追问,为何当年德国领事馆容许她以BNO申请到德国工作假期?官员向她直言,“职员全部都做错”,又谓假如港人只有BNO护照,需到中国领事馆去续领特区护照,才可办理居留手续。

草泥马表示,因行街纸已被迫改用特区护照,故正式发出居留证时,国借一栏亦被填上CHN(中国籍),担心日后会造成行政不便,“香港官方文件有机会被德国部门当做废纸,加上国安法适用于全人类,移民局强迫我改用特区护照,都会觉得是一种白色恐怖。”她现正寻求英国领事馆协助,冀他们向德方解释清楚。

包括草泥马在内,苹果日报访问了五位持特区及BNO护照的在德港人,发现德国不同市政府在处理香港人国籍上做法不一,有港人持BNO护照被列“英籍(GBR)”、“中国籍(CHN)”,甚至归类为“英属印度洋领地”(IOT- Indian Ocean Terrorities) 国籍,可谓“各处乡村各处例”。

90后Calvin于2016年底透过BNO申请语言签证入境到德国,2019年转学生签证时,到马堡市政府办理居留证,发现当局将他国籍列为中国籍,他立刻向职员反映资料出错,“如果我过关时,左手用BNO护照,右手手执写中国籍的居留证,那么资料不匹配或会衍生后续问题”。其后当局再发出新一张列有“英属印度洋领地”国籍的居留证给他,唯因当时Calvin急于出国旅游,无奈接受。他的居留证今年年底到期,预料当局会继续列他国籍为“英属印度洋领地”,否则即承认职员做错。

另一位持BNO的港人Ron(化名)今年以学生签证到德国,并居留证亦被列为中国籍。他大感不满,指要求转为HKG香港籍,唯职员表示,香港是属于中国,敷衍了事。

不只各德国市政府处事欠统一,就连同一家庭于同一市政府办理居留证,均出现三个国籍。持BNO护照的李先生(化名)于2019年以蓝卡(即工作签证)抵德,其太太亦有BNO护照,唯申请居留证时,先生被列为英籍(GBR),太太被列为中国籍(CHN),至于两名持特区护照的小朋友则被列香港籍。虽目前未有太大影响,但担心日后太太找工作,将难以中国籍身份提供“无犯罪纪录”等文件,呼吁当局要正视国籍混乱问题。

曾离婚的梁女士在2013年邂逅现任德国籍老公,持特区护照的她于2016年欲到德国与他共谐连理,当局要求两人结婚需有“无结婚纪录证明书”,唯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鳏夫或寡妇只会获发一封婚姻纪录函件,注明其过往在香港登记结婚的日期,而并不会获发“无结婚纪录证明书”。德国官员查阅其居留证,指她是中国籍,可到中国领事馆宣誓以证明自己单身。

“中国领事馆职员当然表示没有香港纪录,又话我浪费大家时间。”因感绝望,她更一度飞回香港逃避婚姻,最后未婚夫一家亲自来港劝吁,终放弃在德国结婚,翌年在丹麦成婚。

德国联邦移民及难民局发言人解释,BNO只是个护照,而香港人是中国公民,但局方系统有区分中国及中国(香港),所以正确应给予中国(香港)身份。发言人又指,“因为通常他们都中国公民,因此不能排除在某些情况下外国人办事处输入了中国,而不是中国(香港);之于持有BNO的人士亦有机会令人以为他们是英国公民,故此给予他们GBR的编码。

德国联邦移民及难民局回覆本报承认有职员将港人拨入中国籍。英国内政部回覆苹果指,不会评论其他国家的签证措施,但强调BNO持有人不会被欧盟承认为英国国民,亦未有正面回应会否向德国厘清BNO是属于英国国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