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教协解散:学者忧起骨牌效应 香港左媒续抨击和追责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因压力而突然宣布解散,但余波未息,有政治学者忧虑,教协解散会引发骨牌效应,打击其他公民社会组织,若大量组织解散,公民社会一定会被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左派媒体继续狙击教协,以社论和评论质疑教协是否藉解散逃避法律责任,并扬言教协管理层未必可以「逃之夭夭」;甚至有专栏质疑教协此举是在制造「被迫害」而解散的舆论,为境外势力炮制借口来干预香港事务,向中港政府加大施压。

thumbnail_10.8 會長馮偉華(圈中人)與一眾理事宣布解散有48年歷史的教協(麥燕庭提供).jpg
thumbnail_10.8 會長馮偉華(圈中人)與一眾理事宣布解散有48年歷史的教協(麥燕庭提供).jpg © thumbnail_(麥燕庭提供)
广告

有48年历史的教协昨天宣布解散,稍后会举行特别会员大会,寻求三分之二或以上会员以秘密投票表示同意,方可落实解散决定。亲北京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批评教协的决定「儿戏」,该会会长黄均瑜今(11日)早在电台节目表示,不明白教协为何那么快走到这一步。他,他估计,解散可能与「黑暴」有关,但不知道当中涉及的程度。他继续批评教协从来没有与分离主义和「港独」「割席」,更曾表示与失德教师永不「割席」。不过,黄均瑜的评论其后遭受一名退休教师在同一节目质疑,指教协已清楚表明反对「港独」。

中国官媒和香港的传统左派媒体亦继续抨击教协,主调是教协即使解散,也罪责难逃。中国通讯社引述身兼港区人大代表的香港与内地法律专业联合会会长陈晓峰指出,教协解散彰显香港国安法的震慑力和作用,而教协在国安法实施后的种种行为,其「管理层不要以为解散了便可“逃之夭夭”,相信香港有关执法机关会继续跟进调查」,若教协有人涉及犯法行为,当局定会追究。他续称,若果教协资产是曾经因为违法行为获利而来,收取遣散费人士或有「洗黑钱」之嫌。

作为特首最高顾问团成员之一的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团体中某人被控犯法确实可在解散后继续被控,但从报章披露教协涉及的事件,暂时未见违法行为,即使借出场地予民主派「35+初选案」的被告进行宣传,律政司亦要证明该会有串谋犯罪意图。

传统左派的《文汇报》和《大公报》今日分别以三页全版报道及评论事件,除追责教协外,一个名为《透视镜》的专栏更从阴谋论指教协解散,「背后隐藏一箭三鵰图谋」,指教协藉解散销毁所有数据,当中包括「教协与反中乱港组织及境外势力之间的联系记录和资金往来」,有逃避法律责任之嫌;其次,藉解散企图挑起教师、港人与港府之间的矛盾,为制造更大的社会震荡埋下地雷;第三是为境外势力炮制借口,让外力干预香港事务,加强向中港施压。

另一方面,国际特赦组织中国组主任罗助华(Joshua Rosnezweig)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教协解散遭受攻击,突显教育界的表达自由空间急剧收窄,而中港政府在压制政治反对派后加强力度去消灭具备强大动员能力的民间团体,对仍在香港运作的工会来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发展。

本身是教协会员的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更指出,教协会员

基础广泛,财政实力雄厚,历史悠久,加上创会会长司徒华曾与北京当局有合作,在此背景下仍要被迫解散,其他规模「无得比」的工会或民间组织自然会更加恐慌,寒蝉效应难免,可能出现骨牌效应,自觉没有条件支持下去而选择解散,最终削弱公民社会。

现有会员九万五千多人的教协,于1973年的文凭教师薪酬运动争取港府作出退让后成立,其后于1978年有关反校长贪污的金禧事件奠定地位,除专注教育专业,亦为不少民主派团体及其活动提供支援。但在2019年反修例风波后,教协不时受建制派、左报,以至中国官媒抨击。最新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于上月底发表评论文章,指「必须铲除『教协』这颗毒瘤」,香港教育局随即宣布全面终止与教协的工作关系。教协其后表现一连串「示好」行动,包括退出职工盟和全球惟一教师工会联会的「国际教育组织」;成立中国历史文化工作组以推动教师正确认识中国等,但最后教协以努力未有成效,看不见前景而宣布解散。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