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中国人来港澳又增一途 大湾区「人才」可申请1至5年特别签注 能否工作未交代

中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出公告,自本月20日起,容许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六类人才,自行申请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签注有效期分别为一至五年,签注持有人在有效期内可多次往来港澳地区,每次停留最多30天。

大湾区的中国人才可获1至5年签注(小图)往返港澳 2023年2月9日
大湾区的中国人才可获1至5年签注(小图)往返港澳 2023年2月9日 © 麦燕庭提供
广告

这个名为「试点实施」的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今(9日)早由出入境管理局发布,订明有关政策是为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从事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而设。但当局未有说明,有关签注是否容许持证人在港澳地区工作,亦没有交代受惠的人数。

除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区,粤港澳大湾区还包括广州丶深圳以至肇庆等九个广东省城市,人口合共8670万,扣除港澳,区内人口仍高达7861万。现时中国内地人可透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工作,但须由雇主在香港申请,与是次试点计划由该人自行在大陆向公安机关申请不同,但以现时大湾区可即日往返的交通情况,若新签注容许持证人在港工作,大湾区人才可透过30天出入一次而达致在港工作一至五年。

根据公告,具资格申请有关签注的六类人才包括签注有效期五年的杰出人才;三年期的科研丶文教及衞健人才;以及一年期的法律和「其他」人才。六类人才均有界定,但「其他」人才一项有较大弹性,是泛指由湾区人才丶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令合乎资格者人数大增。

根据公告,签注年期最长的杰出人才,是指对大湾区建设发展作出重大突出贡献或者区内急需的顶尖人才;至於科研丶文教及卫建人才则是指相关机构或院校内的「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法律人才则是指参与在香港和澳门法律仲裁程序的中国内地仲裁员丶处理内地与港澳投资争端的内地调解员等。合资格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单独或同时申请办理到香港及澳门的签注,申请时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出入境管理机构或到管理局网站提出即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