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经济

香港财储四年跌三成 现仅够港府一年开支 税制改革及削基建压力增

立法会秘书处就香港的财政预算发表简报,指过去四年,香港的财政储备减少3536亿港元(下同,折合约413欧元),减幅高达三成,若扣除发行债券和回拨房屋储备金结馀,财政储备的跌幅更高达48%,令现时的财政储备仅足应付12个月的政府开支,是27年来最低水平。《简报》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称,香港税基狭窄且波动,须进行「全面税制改革」。

香港财政储备日缩, 但在2022年没有负债的经济体(见绿圈)中, 其负债比率属甚低 2023年3月31日
香港财政储备日缩, 但在2022年没有负债的经济体(见绿圈)中, 其负债比率属甚低 2023年3月31日 © 立法会图表
广告

在此之前两天,环保团体「绿色和平」联同前经济学者关焯照发布研究报告,指香港公共财政已出现结构性财赤,如果强推大举填海造地的「明日大屿」计划,估算即使发债融资,最快五年内将耗尽财政储备,到2041年时,债务更会超过7万亿元,促请港府撤回计划,并优先发展新界的北部都会区「棕地」(按:指乡郊地区中有其他经济活动的前农地,发展成本较低及容易到达)。

俨如英国内阁的行政会议,其召集人叶刘淑仪亦认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北部都会区发展应先於「明日大屿」的交椅洲填海工程。不过,特首李家超坚持推动两个计划,指香港发展需要土地,以保持竞争力,另亦要照顾居住需要,但又称当局正进行谘询,会考虑各界意见。

翻查资料,港府2019至20年的财政储备超过1.1万亿元,但翌年底已减至 9779亿,现时更降至八千亿,立法会发表的财政预算案简报亦指出,受三年疫情影响,财政储备与2019年3月的高峰相比,大跌30%,若非因为发行债券及回拨房屋储备金结馀,财政储备於过去四年的流失总额更可能高达5649亿元,跌幅达48%。

香港库房曾因财政储备有足以支付28.2个月的政府开支而出现「水浸」,但现在却有「乾塘」之虞,然而,由於现时港府并未订定财政储备安全线,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目前仅供12个月政府开支的财政储备水平是「稳健」的。《简报》更附注,这水平符合 2002至23年间各任财政司司长定下的「约12个月的政府开支总额」的指导原则。

《简报》又指出,港府未偿还贷款馀额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在过去四年由0.3%上升至4.3%,引起公众疑虑。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基会)资料显示,如果将政府资产抵销部分政府总体债务,全球35个先进经济体中,只有四个政府没有净债务,香港是其中之一,显示香港的雄厚公共财政实力。但《简报》补充,亦有评论告诫香港切勿重走西方经济体负债累累的旧路。

《简报》总结,公众关注香港公共财政的长远承担能力,当中包括持续财政赤字丶大幅消耗的储备丶政府债务的升势,以及狭窄和波动的税基,但港府迄今仍未推出扩阔税基的重大措施,面对持续财赤,社会将再出现要求税务改革的声音,而国基会亦建议香港进行「全面税制改革」,以扩大税基,并重建财政缓冲空间。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