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港议会通过民主大倒退的地区议会新制 民主党派有人参选但不踊跃

香港立法会以全票通过民主成分被大幅削减的地区议会改革草案,而新一届区议会的选举将于年底举行。港府第二把手陈国基期望,越多人参选越好,重申不计较党派背景,只须爱国便可。而之前没有派员参选以「爱国者治港」为原则的立法会选举的民主党,其主席罗健熙表明,有少数党员表示有意参选区议会;但他补充,北京没有派「中间人」与该党接触。而评论则认为,最终民主党派有多少人可以「入闸」参选,须视乎北京意向。

立法会全票通过区议会改革方案(见小图), 民主党称有人想参选 2023年7月7日
立法会全票通过区议会改革方案(见小图), 民主党称有人想参选 2023年7月7日 © 麦燕庭提供
广告

除民主党外,另一老牌民主党派「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简称民协)亦会有人参选,据了解,至今至少有两人积极考虑,其中一人是为该会前主席谭国侨担任六年助理的郭伟诚;另一个「积极考虑」派员参选的,是由狄志远退出民主党后创立的新思维,而早前批评区议会改革方案的立法会惟一有民主派背景的议员狄志远,在昨日的立法会会议上,最终投下赞成票,指「有区议会总比无区议会好」。

现阶段料传统民主党派顶多占直选议席一成

为落实「爱国者治港」,港府于2021年推出民主成分大减的立法会选举,但传统民主党派均没有派员参选,故此大众均关注民主党派会否参选经港府「重塑」的新区议会选举。据本台了解,民主党和民协两个传统民主派现时有意参选人数只属单位数,即使全获北京「开绿灯」并全部胜出,亦只占88席直选议席约一成,连在44个选区中至少占一席亦办不到。

改革区议会选举的草案昨(6日)在立法会三读时以全票通过,只有立法会主席按例没有投票外,馀下88名议员均表态赞成。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总结发言时直言,修订能为「祸害香港地方行政多年的政治闹剧画下终止符」,又指新制获市民支持。

已获通过并将于下周一刊宪生效的《202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订明,明年1月1日起开始的新一届区议会,总议席会由现时的479席减至470席,当中,民选议席会由现时的九成半大减至19%,比例较区议会引入民选议席时的1982年更低;又重新引入委任议席,并占四成;馀下四成议席由新的间接选举产生,让地区「三会」(即政府委任的地区分区委员会丶地区防火委员会丶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成员经地区委员会界别进入区会。

条例又订明,参选人更须通过爱国者资格审查等「过三关 」门槛,包括须从「三会」各取得三个提名;当选后更会由现时的监察者和拨款者变成配合政府牵头制订的地区政策,并须接受政府监督及处罚。

在昨日的民主党新推出网台节目上,主席罗健熙甫开始便被问及党内参选区议会选举意向。罗表示,早前已邀请党友表达意愿,初步听到有参选声音,但人数不多,主要是现任或前任区议员,稍后会与有意参选者面谈,以衡量是否值得民主党推荐予市民。他更透露,年初时有较多人有意一试,但自从具体的「442」方案在5月出台后,有兴趣者减少近半。

在2019年区议会选举中取得91席而成为最大政党的民主党,经辞职潮及区议员宣誓后,至今只馀 7席,在新区选方案公布后,民主党曾表示失望,并指是倒退之举。现时则是会与有意参选者商讨。

刘慧卿望党员有尊严地尝试参选

民主党参选意向虽有所软化,但罗健熙强调,不会以利益交换方式来换取建制派提名,参选者亦须秉持该党原则。本身是党内纪律委员会成员的节目主持人刘慧卿亦表示,若有参选人为求当选而令民主党声誉受损,纪委会将考虑惩处。

至于过往北京透过「中间人摸底」的情况有否出现,罗健熙表示,未有听闻。他亦不愿评估民主党成功「入闸」的机会,但补充,政治气候仍是「宁左勿右」,状态未见放松。

刘慧卿则认为应该参选,更可以作为一种试验,若当选后发现不能接受,届时可以辞职,前提是要有尊严地去做。

区选方案出台后,有曾欲参选的区议员打消意向,原因之一是要向曾为自已对手的建制派「乞票」,没有尊严。

政府鼓舞

民主党派对新区议会的参选意欲不强,但官员则一片赞好和表示感到鼓舞。当中,特首李家超形容,通过草案是香港完善地区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令区议会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里。

俗称「两办」的北京港澳事务办公室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中联办)亦分别发表声明,欢迎草案通过。「两办」认为,香港重塑区议会制度的立法工作顺利完成,是特区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丶不断提高治理水平的又一重要举措,必将为推动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区议会在新制下更能助民解困,增进民生福祉,增加市民幸福感丶获得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