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香港选民连年下降 年轻人劲减一半 评论:未来栋梁对香港无感堪忧

经北京为香港「完善」选举制度,令议会民选议席大减后,香港选民人数连续两年下降,最新的临时地区直选选民有接近433万人,按年下跌1.88%,跌幅较之前一年扩大近五个百分点;而一般在选举年会大幅上升的新登记选民人数,今年竟跌至3.13万,较去年的「非选举年」更少,创2012年以来新低。另以年龄划分,18至20岁选民人数更大跌逾半。有评论指,这反映下一代对香港没有归属感丶荣誉感及承担感,缺乏「三感」,社会未来令人忧虑。

The Chinese and Hong Kong flags flutter at the offic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head of a news conference held by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in Beijing
The Chinese and Hong Kong flags flutter at the offic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head of a news conference held by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in Beijing REUTERS - Carlos Garcia Rawlins
广告

选举事务处昨(1日)公布2023年临时选民登记册,获确认为正式登记选民者可在12月10日的新一届区议会选举中投票。根据登记册,香港现有选民432.97万人,较去年正式选民登记册的441.2万少8万多,跌幅达1.88%,较去年的1.4%跌幅进一步扩大。

按年龄划分,选民有年轻人减少而长者增加的趋势。登记册中,18至20岁的登记选民的跌幅最大,由去年的5.5万人减至今年的2.6万,减幅达52%;拖累18至30岁组别的登记选民人数按年跌一成;而31至60岁选民人数则下跌3.5%;相反,61岁以上的选民人数就增加 5.2万人,升幅达 3.88%,当中,71岁或以上选民的增幅更大,人数增加5.6%至接近72.7万。

年轻选民减少亦影响新登记选民人数跌至近年新低,因为港人18岁便可登记成为选民,以致他们是新登记选民的主力,其馀是来港居住满七年后成为永久居民的「新港人」。但在最新的临时选民登记册中,新登记选民只有3.13万人,较去年的3.6万人更少,创自2012年以来新低。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选举年,根据过去三届的正常选举年,新登记选民人数会较「非选举年」多,由近15万至39万不等,但今年的新登记选民人数只及2019年的8%。

网台D100新闻节目主持人李锦洪指出,年轻人不再热衷登记为选民或去投票,问题十分严重,反映他们对香港没有「三感」(归属感丶荣誉感及承担感),结果是以「躺平」面对,不利社会发展,他质问,「难道我们还要靠一班既得利益者的成年人去主导香港的政治和经济大局?」,他更忧虑,面对港府现时以长官意志主导下,青年人特有的创意和新世代会被扼杀。

「团体选民」减少成经济寒暑表  商会减34人惹关注

选民人数减少的另一个成因是被当局剔除的人数增至8.1万人的八年来新高,较去年有6万人被取消登记增加逾35%。这些被取消登记人士,是选举事务处在每次选民登记运动期间经查核丶发信丶选民未有在指定日期前回覆后取消的。今年的回覆限期是本月25日,当局稍后会据回覆情况制订正式选民登记册。

除直选选民人数减少外,作为间接选举的功能界别选民亦告减少,由21.4万人降至约20.5万人,减幅约4%;当中,下跌最多的,是一些属「个人票」的组别,主要是教育界减至7.9万人丶医疗衞生界跌到5.2万人丶法律界选民降至6800多人。一般相信,这与相关专业人员移民或其所属组别的民意代表成分减少有关。

不过,较为令人意外的,属建制派的「团体选民」亦减少至8166个。当中,商会丶批发及零售界丶饮食界及旅游界的「团体选民」,减少数目由7个到60个不等,而以香港总商会会员为选民的商界(一)选民大减34人至952人尤为瞩目,因为一般相信,能在众多商会会员中成为「公司选民」并不容易,多为具规模的公司,「公司选民」的减少应反映该等公司迁离香港或结业。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