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李克强逝世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突心脏病发亡 评论觉奇怪但指对政局影响轻微

卸任约半年的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於今(27日)天凌晨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8岁。不少评论对李克强之死觉得突然和奇怪,但认为没有证据显示涉及非法行动,由於他已不是举足轻重人物,预料李逝世不会加深党内派系斗争和政策转变。

(资料图片)2012年5月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资料图片)2012年5月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REUTERS/Yves Herman/Files
广告

李克强的死讯首先由中央电视台於今早8时06分发出,但正式讣告要後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丶十八届丶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讣告后发。」

由於中国高层领导在任时有保健,例如三届之内的政治局常委均享有最高级别的医疗保障,即使退休後亦有医疗队负责其保健,让他们颐养天年,68岁在领导层而言是属於年轻,故其死亡更显奇怪。即使被迫下台丶死於心肌梗塞的前总理胡耀邦,也是在下台後两年逝世。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及助理院长吴木銮接受本台长途电话访问时指出,在他的社交群组中,很多人均对李克强逝世感到突然,现时难以判断其死因是否涉及其他因素,但有人估计他可能是溺水後死亡。他解释,中国领导人有游泳以保持身体健康的习惯,一旦曾经溺水便容易影响身体健康,更何况李克强之前便曾经传出身体健康有问题的消息。

中国事务专家林和立接受本台访问时亦认为,李克强的逝世确是奇怪,因为 68岁对中国领导人而言实属年轻,而李克强是中共「团派」(共青团)的最後一位领袖,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三大反对势力之一,馀下两派是以已故领导人江泽民为首的「上海帮」和红/军二代,但现在没有证据显示事件中有不正常或非法行动存在。

高敬文:李逝世不影响中欧关系  吴木銮:只会触发知识界怀缅

但他认为,事件会加深外界对中共高层离开或升降的谜思,以至对习近平力量的质疑。

林和立又说,「团派」势力在过去十一丶二年已经减弱,甚至是原可进入政治局的胡春华最後亦被删掉,「团派可说是已死咗一半」,故此李克强逝世不会刺激党内斗争加剧;此外,李在总理任上虽说是掌管经济,亦是习第二任班子内怪一紧跟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追随者,但已非举足轻重人物,其逝世不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政策。

吴木銮亦认同,指李的影响力没有其前任高,不像胡锦涛和温家宝般分工明晰,前者管党内,後者管经济而形成「胡温体制」,李克强时更多是习近平体制,故看不到其逝世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政策。

他认为,李克强之死可能会触发知识份子一些情绪,甚至是怀旧心态,不会再多,因为李本身是知识份子,是科班经济学家,亦较喜欢接触知识份子,但对坊间有人提问李的逝世会否引起一如深得知识份子喜爱的胡耀邦1989年逝世时触发天安门事件,吴木銮简单地说:「不可能」。

来自法国的香港浸会大学名誉教授高敬文(Prof. Jean-Pierre Cabestan)亦向本台表示,李克强逝世意味「团派」在中共高层的惟一代表也没有了,但李可说是中国历届最弱的总理,其逝世不会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以至中欧关系有任何影响。

李克强任内GDP年均增长6.2%

终年68岁的李克强,是安徽定远人,1955年7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1974年3月参加工作,两年後加入中国共产党,官至总理,2023年3月卸任。他在任十年内,中国GDP从2012年的 5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跃升到 2022年的 121万亿,年均增长 6.2%。但在第二任时,其经济政策大多是习近平路线。在三年疫情封城期间,曾於2020年间提倡「地摊经济」,但亦被中央批评,不过,不少地方有仿效,例如黑龙江丶上海丶成都丶济南丶合肥等多地均出台政策,对地摊经济的发展持肯定态度。

在此之前,他在当年的「两会」记者会上又打破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说法,指「中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人民币」,引发争议,因为中国统计局公布,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与李的说法相比较,即中国有近 43%人口的月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值的39%。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