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北京斟酌对伊朗问题的战略

发表时间: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世界报》:“伊朗和中国”

今天(3月9日)法国权威报纸《世界报》以“伊朗和中国”为题的社论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伊朗问题成为关系到中东地区和平以及世界核安全的重要议题;中国如何处理伊朗问题也关系到中国能否成为有国际责任心的大国的问题,而国际社会以及历史将以中国如何处理伊朗问题对中国作出评判。

《世界报》社论开头说,怎么样才算是一个世界大国呢?一个世界大国应当是在大局当前,能够高瞻远瞩,为了中长期的利益而可以牺牲眼前的利益,或者放弃被认为是现实的利益。中国是这样的世界大国吗?以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的表现为例,中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工业,把地球整体利益而弃之不顾,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真是找到了美国与印度这样情投意合陪伴。

中国今天又有伊朗这个相关国际安全议题的机遇来展现世界大国的责任心,这个机遇同时又是对北京的一个严峻考验。因为美国、欧洲、特别是中东,最后还有莫斯科,都在期待以中国的表现来作出评判。

伊朗问题的所在众所周知,尽管联合国已经通过三个制裁伊朗的决议,德黑兰依然继续进行军事用途的浓缩铀的提炼计划。2月18日,行事谨慎的国际原子能署也怀疑伊朗在制造原子弹。阻止伊斯兰共和国的伊朗成为真正核军事大国之前的时间,实际上所剩已经不多了,如果伊朗变成核国家,那将是巨大的震动,尤其对中东稳定将会构成巨大的破坏。

伊朗议题的真正要害,当然是要阻止在该地区造成核武器扩散的军备竞赛,这也是让联合国计划推出一系列新的制裁的初衷。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的四个国家,即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的立场一致,唯独缺少了一个国家,那就是中国。

中国不赞成制裁伊朗有多个原因:北京坚守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原则,认为在一个边界线内部,这个国家做什么都是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这个观点得到一些发展中新兴经济国家尤其是巴西的赞成;反对国际制裁,原因是中国也曾是国际制裁的受害国家;北京与伊朗保持紧密的能源合作关系,目的是让美国因为支持台湾而付出代价等等。

《世界报》社论最后写道,但所有这些理由,在伊朗将有可能获得原子武器,而且因此导致中东地区至少三个国家也要研制核武器这样严重的前景面前又算得了什么?世界主要蕴藏生产石油的地区将要变成拥有多个掌握原子弹国家的地区。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伊朗会放弃核子计划,对此,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明确地对中国领导人做了阐述,对于他们来说,伊朗问题到了历史的紧要关头。

《论坛报》:人民币汇率问题

法国财经报纸《论坛报》还就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有关人民币汇率2008年下半年以来紧盯美元是一种临时性政策,这个政策迟早会结束的说法撰文。有关分析认为,周小川在中国人大年会期间的发言和中国高层最近就汇率问题的表态形成对照,人民币再度紧盯美元的政策可能会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告一段落,而恢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有助于增加中国国内家庭购买力,遏制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短线炒作。

3月9日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主要围绕本星期天(3月14日)即将举行的法国地方选举第一轮投票展开,另外还有经济主题也成为多家报纸重点关注的焦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