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福袋”是日本独特的新年商品,新春一开年,百货商店、家电贩卖店、专卖店等等,几乎所有商店都有封了口的一袋袋商品排列在货柜上,价格根据商店贩卖的商品性质由几百日元至1万或数万日元不等,有的店还摇着钟,吸引行人的目光。

广告

福袋里面装了什么商品谁也不知道,但谁都知道内容肯定物超所值,这就是日本的福袋。例如东京银座的三越百货今年推出的售价1万日元(约800人民币)福袋号称内容实际价值是10万日元,元旦一开门2分钟内就被抢光。

为了买福袋,前一天夜里三越门外就开始有人排队,今年各大传媒议论纷纷的话题,是抢购福袋的人流里不乏外国游客,一些香港、台湾来的游客显然已尝过打开福袋的惊喜滋味,有人不惜专程来日本买福袋,一个香港游客一口气买了20个。

无从追溯日本的福袋确切的历史,日本的维基百科上说,至少在江户时代的1907年银座的大丸百货已有了福袋。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样,新春开店要谋求开门红、人气旺,福袋便是招徕客人的诱饵。不过除了这个原因外,卖福袋也为了清货,清除过去一年囤积的滞销或断码商品,旦求腾出空间,不计较血本,来一场压仓货大甩卖。由于是清货,就算是同一家商店的福袋,每个福袋的内容也不同,因此买福袋也讲运气,运气好的就能买到一袋内容有自己需要和喜欢的商品。

相比之下,买福袋的人想法比较简单,既然物超所值,尽管不知道内容是什么、尺寸是否合适,也会有人买回家、与家人分享,剩下了再送人,而且买福袋也还有碰碰运气的游戏心态。

福袋曾是日本人期待的新年商品,买福袋也曾是日本人新年的重要活动。但随着日本经济发展,日本人的生活从战后谋求温饱,经过物质日益丰富的年代,到现在商品泛滥的市场近似饱和状态,福袋对大部分日本人已没有吸引力。尤其在尺土寸金的东京等都市,家里东西太多是很多人的共同烦恼,大家要的是钱而不是物,不少小商店的福袋到3月还卖不完。

另一方面,日本的百货业持续十年营业额下降,大百货店不但要努力吸引客人,也要清理大量囤积的商品,于是不断提升福袋的价值,这就是三越百货今年的福袋价值上升到10倍的原因。

不过在东京等都市,这两年有了朦胧的福袋新市场,那就是来自海外的游客。日本人物质饱和了,还有物质没饱和的外国人,或者崇尚日本货的港台人。过时的家电产品日本人不要,但外国人却可能不介意,新年东京家电贩卖店集中的秋叶原人头涌涌,抢购一袋袋家电福袋的外国人掏出福袋里的数码相机、手表、电动剃须刀等等,惊喜的心情溢于言表。

吸引外国人,成了都市卖福袋的新目标。在大阪梅田,百货店今年请来了一群女孩子表演打鼓,百货店也要展示传统文化吸引外国人。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03年倡导的“观光立国”政策现在不仅是日本旅游业的目标,还逐渐成为零售业日益依赖的政策。

外国游客中尤其以华人游客最受零售业瞩目,因为华人既爱购物,出手也豪爽,消费方式和欧美国家游客大相径庭,一个人购物不仅为自己,还为了身后一群人,从而搭救了不少生产落寞产品的日本夕阳企业。进入新年,日本政府已迫不亟待地放出口风,表示准备今年夏天起对个人申请访日旅游的中国人发放多次往返签证,照此下去,日本对港台游客免旅游签证的政策还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惠及中国大陆游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