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阿拉伯国家将力促联大承认巴勒斯坦建国

发表时间:

阿拉伯联盟5月28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执委会议后发表公报,宣布支持巴勒斯坦方面的决定,将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之时,推动联大承认巴勒斯坦依 1967年边界建国,定都东耶路撒冷。阿盟执委会同时还决定,立即根据联合国规章展开相关的法律程序,并成立一个小组委员会专职负责此一事项。

特别节目
特别节目 RFI
广告

在阿盟会议开幕式上,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信誓旦旦,决心推动定于9月召开的下届联大会议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阿巴斯的提议得到阿拉伯联盟的支持。据会议公报,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阿拉伯国家将加强国际公关,游说更多国家支持这一倡议,尤其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展开广泛接触,以促成巴勒斯坦建国并成为联合国一员。

但据联大会议主席戴斯(Joseph Deiss)说,巴勒斯坦要想获得联合国的承认,首先要得到安理会的支持。戴斯说,联合国承认及接纳会员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其中最关键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能在安理会遭到否决。戴斯的这一说法令人担心巴勒斯坦建国过不了这一关,因为美国随时可以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5月24日奥巴马访问英国期间已经表示,如果巴方单方寻求推动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美国将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

边界划定的难题

根据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和阿拉伯联盟的设想,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应以1967年的边界为框架。也就是说,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天战争”)之前的边界为准,包括在“六天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加沙地带(以色列于2005年撤出该地区)以及东耶路撒冷。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单方推动联大承认巴勒斯坦建国似乎还是巴人的一厢情愿。首先是美国这一关难以绕过;其次,如何划定未来的巴勒斯坦国边界,包括建都东耶路撒冷,都是棘手的问题。

5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待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建议巴以双方在1967年边界的基础上谈判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原则以领土交换和平。奥巴马当时说,任何有关巴勒斯坦建国的协议必须以1967年“六天战争”之前的边界为基础,通过协商以土地换和平的办法来实现两国和平共存。但这个建议遭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拒绝。

奥巴马的建议激怒了以色列,并使访问白宫的内塔尼亚胡大失所望。内塔尼亚胡坚决表示,以色列不会退回到“无法防守”的边界,中东和平也不能建立在“虚幻”之上。他对奥巴马说,“建立在虚幻之上的和平,最终只能在现实面前化为泡影”。陪同与内塔尼亚胡访问白宫的以色列官员也认为,华盛顿并不了解中东的现实情况,不明白巴以冲突的症结所在。

在接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前一天(5月19日),奥巴马已在一次有关阿拉伯政策讲话中明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他指出,巴勒斯坦人表达建国愿望已经很久,“我们认为,巴以边界划定应以1967年的边界为基础,并通过以土地换和平的办法来实现。”奥巴马还批评说,“一个民主的犹太国,不能靠长期占领领土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过,奥巴马的这个建议并非美国朝野都赞同。共和党立即指责奥巴马出卖以色列。共和党众院领袖康托尔(Eric Cantor)批评说,奥巴马的立场是“腰斩美以之间的特殊关系,削弱盟友的自卫能力”。

奥巴马的建议似乎得到欧盟多国的赞同。法国、德国和波兰都认为巴以双方在1967年边界的基础上签订和约,不失为打破僵局的一个可行的方案,因此支持奥巴马的建议。

内塔尼亚胡:愿意作出“痛苦的让步”

在与奥巴马会面之后,失望的内塔尼亚胡5月24日应邀访问美国国会,得到亲以色列的院外压力集团的支持。他借此机会再次阐述了他的立场。他在“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发表讲话时,抛出“以巴和平安全化”的设想,强调中东和平首要的是保障以色列的安全,并重申以色列不会退回到1967年的边界。

在讲话中,内塔尼亚胡试图缩小他与奥巴马的分歧。他说,他坚信,在支持以色列方面,美国人不会分裂,无论年轻一代还是老年人,无论自由派还是保守派,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团结一致。

不过,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的讲话中第一次表示,为了实现历史性的和平,他愿意作出“痛苦的让步”。他说:“这对我来说不是容易的事。不容易,但我愿意,只要能有真正的和平,我们不得不做出割舍,放弃犹太人祖先的部分土地。” 内塔尼亚胡所说的“部分土地”,指的是约旦河西岸地区,以色列方面称为“犹大地-撒玛利亚”(Judea-Samaria)地区,似乎他愿意以土地换和平。但内塔尼亚胡提到,约旦河西岸地区“部分”已经建立的犹太定居点最终将并入以色列领土。这就是说,以色列不会完全退出西岸地区。

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重申,1948年中东战争后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不在边界问题以内讨论,而是在边界问题以外协商解决;耶路撒冷也不能分割,它将永远是以色列的“统一都城”。这与巴方要求未来巴勒斯坦国定都东耶路撒冷的想法完全不同。

此外,内塔尼亚胡还给巴勒斯坦建国设了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巴勒斯坦必须全面非军事化。内塔尼亚胡还提出,未来巴勒斯坦建国后,必须允许以色列在其以东的约旦河谷长期驻军。

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发表谈话后,无论巴勒斯坦方面的评论员,还是以色列方面的观察员,都不认为内塔尼亚胡的讲话能够重振中东和平程序。似乎以色列多数媒体评论员也觉得,他们的总理在美国的讲话除了吹嘘以色列的民主制度和军事独立自主,博得美国国会议的一阵喝彩之外,并没有提供新的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安抚以色列右翼选民而已。

阿巴斯:寻求下届联大承认巴勒斯坦建国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5月25日在巴解组织的一个会议上发表讲话,认为以色列总理在美国国会的讲话没有新意,根本没有提出能够打造和平的任何设想。

阿巴斯说,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的讲话无视奥巴马总统的呼声,不仅拒绝在1967年边界的基础上对话,还在谈判未开始就提出一些条件,是企图“拖延”和平进程。

阿巴斯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谈判、以“领土交换和平”作为选项的做法,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起点。阿巴斯强调,巴方过去说过,现在也一直在说,“和平是我们的选择”,只有和平,别无其他目的。如果在今年9月之前没有任何动静,那么“我们就会到联大去”,寻求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建国。阿巴斯说,巴勒斯坦人这样做“并不是要孤立以色列,或使之丧失合法性”;这样做“既不是恐怖行动,也不是单边行动”。

哈马斯领袖哈尼耶也认为,内塔尼亚胡要求未来巴勒斯坦国非军事化以及以色列在约旦河谷长期驻军,暴露了“占领军的真实面目”。哈马斯甚至拒绝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巴勒斯坦公开表态承认以色列的呼声。

巴勒斯坦前首席谈判代表赛义卜•埃雷卡特认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的讲话表明,巴勒斯坦人已经找不到愿意媾和的以色列对话者。另一名巴勒斯坦领导人纳比尔•查特也说,如果巴勒斯坦人按内塔尼亚胡的所说的方式议和,那就等于向以色列“投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