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亚洲大学2012年排名榜出笼了

发表时间:

亚洲各国广为报道2012年亚洲大学排名榜,这个排名榜应当是在星期二刚刚出笼。评选机构是韩国的《朝鲜日报》与英国国际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他们联合打分推出结果,因为评选是根据学术声望、师生比例、研究论文出版情况、被引用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换学生人数、雇主评论等等指标调查统计,再进行综合评比,排名被认为是权威的。当然这也是唯一一个只对亚洲地区大学评比排名的机构。

广告

今年的评比涵盖亚洲15个国家和地区的461所大学,所得结果前十名分别是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北京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

排名第11至20名的大学如下:日本大阪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东京科技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中国清华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中国复旦大学、以及台湾国立台湾大学。

之所以说亚洲各国纷纷报道议论这个新排名榜,是因为与往年相比较,今年亚洲大学排名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韩国中国和日本占据亚洲最优秀大学地位,但其中,香港大学地位卓越不容质疑,韩国大学积极窜升,日本各名牌大学地位有所下降。

香港占据亚洲前10名里的三位,仍由香港科技大学蝉联第一,排名第三的香港大学与第二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只差0点01分。韩国也在前10名占了三席,并且名次与去年相比有大幅提高。日本在前10位的席次只有两席,并且被移后。中国只有北京大学入选。

韩国三个大学晋身十强,被认为是南韩大学科研能力等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2009年开始问世的这项评估以来,韩国3所大学跻身前10强,这还是第1次。去年只有排名第6的首尔大学进入前10强,而首尔大学这次排第4,更第一次超过退居第8的日本东京大学。

另外,南朝鲜的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分别名列第16和第21,比去年分别提升了2名和5名;成均馆大学列第24、汉阳大学第33、梨花女子大学列第40、西江大学第51。韩国大学前20强中有18所排名比去年提高,显示南韩一流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

对于南朝鲜大学排名上升的原因,英国高等教育评估负责人梭特(Ben Sowter)说,南韩大学为达国际水准付出很多财力和精力,其成果已开始在国际社会显现。除了学界外,企业界对南韩大学的认知度和评价也稳步上升。还有的分析指出,南韩大学获得国际认可的论文发表数量增加,在跨国企业中施展拳脚的毕业生也增多,整个大学品牌价值都在上升。

台湾大学排名第20,是历年来最好成绩。在2012年亚洲最佳大学排行榜,台湾有11所进入前100。台湾大学排名上升1名,成为第20。而针对建校历史不足50年的前50个潜力大学排行榜,以香港中文大学居首,台湾阳明大学排名第37,也是台湾唯一进榜的大学。

台湾大学教务长蒋丙煌表示,对学校而言,排名只是改善的参考依据,不是唯一的目标,把学校本质和体质弄好才是最重要的,台大也会在各方面继续努力。阳明大学校长梁賡义表示,阳明建校只有30多年,且以医学为主,比综合大学面临更多挑战;由于大学讲究全人教育,因此透过通识课程,提供哲学、经济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和其他学校合作,弥补部分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透过导师制、社团等,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新闻点评说,对排名的回应,也是各大学对自身教育状况的分析反省。

日本名校此次多被超越,引发关注。一直以亚洲第一学府为傲的东京大学则从第四位降至第八位,且被首尔大学超过,这也是第一次。未来首尔大学能否持续领先东京大学还是未知数。不过从论文发表数量看,东京大学从第16位跌至第21位。论文被引用次数方面东京大学则从第4位跌至第8位。在企业、研究所人事负责人评价毕业生能力的“毕业生评价”项目中,东京大学也从第2位跌至第4位。

而东京大学则在其他国际化项目上停滞不前,这些问题使东京大学减少得分。朝鲜日报的比较分析认为,日本去年发生大地震也对国际化指标下降产生了影响。东京大学的外国教员比率从100位降至150位,外国学生比率从43位降至45位。

亚洲大学排名体现了这一地区通过高等教育振兴经济实力发展的竞争,关键是中日韩三国的角逐战。在亚洲百强大学中,5000万人口的韩国有19所大学入围,13亿人口的中国有20所大学入围,1.3亿人口的日本有25所入围。而在第一次进行该评估的2009年,韩国、中国、日本分别有17所、11所和33所入围。即使把排名范围扩大至前300名也一样。

在前300名大学中,200所大学里韩国拥有55所、中国72所、日本73所的大学,这意味着每3所亚洲名牌大学中就有两所大学来自这三个国家。以今年的排名表来看,可以说中日韩大学竞争的变化:韩国稳步上升,中国表现强劲,日本则相对停滞不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