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美国为什么支持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

发表时间:

日本政府于4月1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防卫装备移转三原则”,由此结束了实行了长达47年的禁止武器出口的历史。中韩对此持保留态度,表现出担忧,而美国国务院则在4月2日对此表示欢迎,称此举将扩大日本与美国等在防卫产业上的合作机会,简化合作流程。一贯对日本的武力扩张持管控态度的美国,为什么会积极支持日本解禁武器出口,其背景和含义十分引人注目。

DR
广告

1967年,日本佐藤荣作内阁制定了“武器出口三原则”,三原则规定,(1)禁止向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出口武器;(2)禁止向联合国决议规定实施武器禁运国家出口武器;(3)禁止向国际冲突的当事国或有冲突危险的国家出口武器。1976年,当时的三木首相提出对三原则以外的地区出口武器也要慎重,而通产大臣田中六助则在国会答辩中说:原则上是不能出口武器的,此后历届内阁都继承了三木内阁的见解,但是,1983年,向美国提供武器的限制放宽,日美导弹防卫开发等21宗出口作为例外情况得到了允许。而在4月1日日本公布的新的“三原则”的禁止出口对象是:(1)违反与日本签订的条约和违反国际公约义务的国家;(2)违反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义务的国家;(3)纷争当事国。

虽然从表面看,日本还对武器出口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具体禁止出口的对象国和出口武器的种类没有确定,从前两点看,没有常态的针对性,而所谓“纷争当事国”的定义,则是指“武力攻击发生,而且联合国安理会正在对其采取措施的国家”,如果是这样,从现时点上看,没有一个国家属于新原则禁止出口的“纷争当事国”,如果从将来时上看,如果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动否决权,联合国也难以认定这样的“纷争当事国”,因此可以说,日本已经对武器出口全面解禁。

日本解禁武器出口的目的很明显,一是通过武器向与中国有领土、领海冲突的国家的出口,增进与这些国家在军事上的一体感,共同对付中国;二是通过向联合国维和部队等提供武器,增加日本的国际存在感;三是向纷争不断、武器需要量大的国际军火市场进军。目前日本的军火市场规模为1兆6千亿日元,但全球军火市场被规模达40兆日元以上,日本高速度、高性能的柴油发动机坦克、新型固体燃料火箭、低噪音潜水艇、高性能雷达、水上飞机等都受到国际上广泛关注,日本媒体称这次武器出口解禁是日本的“军需产业开国”,那么,一贯对日本扩张武力持管控态度的美国,为什么会积极支持日本解禁武器出口呢?

首先,美国希望增强由美国主导的日美一体化。美国最近采取一系列新政策促进日美一体化,如促进日本加盟TPP,以消除日美之间的物流和人员流动的壁垒;支持日本实行集体自卫权,以促进日本自卫队和美军共同战斗,支持解禁武器出口,则是第三步棋,此举将加速日美国防产业的融合,而日本与美国的国防合作,肯定要由美国来主导,美国可以通过防卫产业合作,进一步把日本包含在自身的军事态势之中。今后,在发展核武器上,美国还要严格管控日本,绝不允许日本拥有核武,而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在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开发上,美国可能会放宽对日本的限制,使日本从无到有,从弱变强。

第二,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中国在东海及南海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的领土、领海争端,必然刺激中国进一步扩充军备,美国正在和那些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建立新的军事合作关系,以寻求对抗中国的“再平衡”。但是,全面而露骨地对这些国家进行军事援助,是美国力所不及的,再一个也不符合美国变中国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对中政策,而日本如能充当对抗角色,借解禁武器出口之际向这些国家提供精良武器,既可以完成亚洲力量对比的“再平衡”,还可以使美国有机会做“和事老”和调停人,实现其对中国“压而不战”的战略。

第三,日本加强自己的军事地位的欲望很强,在军事合作中不惜血本。如在申请参加多国共同开发研制F-35隐形战机时,日本为了得到生产战机零件的机会,支付的资金是其他国家的1.5倍,使三菱重工业、IHI等日本企业获得了参与生产雷达、发动机和机体等21个零部件的机会,而美国财政逼仄,政府什么时候关门都不知道,投入军事技术开发的财力不足,美国也希望日本能在财力上帮上一把。(以上东京专栏由法广特约记者楚良一撰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