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泰国军事政变国际担忧引更多动乱

发表时间:

政局动荡不安的泰国,军方在两天前宣布实施戒严后,22日,军方在主持一项滞碍不得进展的七方会谈约一小时后,泰国军方总长巴育上将离开会场,前往电视台直接宣布全面接管政府,并解释经过六个月动乱,军方必须回复秩序,同时贯彻改革。稍后,泰国军方也宣布中止宪法,并实施宵禁。英国已表示关切,美国、欧盟、法国及联合国都谴责这项军事政变。这也是泰国自1932年以来历经的第十八个政变或未遂政变,第12个军事政变。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泰国军方总长巴育22日离开协商谈判的会场,前往电视台宣布接管政府后,军队立刻进入会场,把与会的选委会委员和参议员带到楼下的房间,接着包围反政府组织领袖素贴,把他送上一辆白色厢型车带走。接着,数百名军人进入会场,并用车子封锁会场所在的陆军俱乐部出入口,把剩下的与会人士送上车带走,包括执政党为泰党代表、在野党民主党代表、亲政府的红衫军领袖和反政府组织领袖。

泰国军方22日将这些会谈代表们带走后,于泰国当地时间17时宣布政变,接掌泰国政权,这也是泰国的第12次军事政变。

根据联合报指出,22日军方主持七方会谈约一个小时后,,泰国军方于16时59分,由巴育上将、海军、空军总司令、资深陆军官员,透过电视等媒体宣布政变,由军方全权接掌泰国政权,17时26分让媒体记者离开,随后全 国媒体开始播放崇圣歌曲。接着在18时26分,宣布全国宵禁,当晚22时至第二天凌晨5时,所有民众禁止出门,只有军人可以携带武器。广播及电视台停止播放日常的节目,只播出军政府的信息。军方还下令,要求社交网站封锁错误的讯息,以及删除煽动性讯息,违反命令则将被关闭,并面对法律的制裁。

泰国军方宣布政变后,驻泰国的各国大使馆呼吁本国民众尽量早些回家,必须携带护照正本,避免路上遇到军方盘查无法提供身份证明文件而带来麻烦。同时当天,泰国全国各大商城、店铺,以及地铁交通全都提前在20时必须结束营业。

法新社报导,泰国军发动政变后,刚掌权的军事执政团23日周五已命令前总理英拉还有她兄长前总理他信的另三名亲属于必须在周五上午10时向军事当局报到。

泰国军方政变后,国际社会或是谴责,或表担忧。向来与泰国关系密切的美国,其国务卿克里22日谴责泰国军事政变“没有正当理由”,呼吁恢复文人政府、尊重言论自由,并尽早选举以反映民意。
克里说:“我对于泰国军方决定中止宪法、接管政府感到失望,这场军事政变没有正当理由。此举将对美泰关係有负面影响,尤其是我们与泰国军方的关係。”

美国国防部22日稍早表示将检讨美国对泰国的军事援助,以及两国的军事交流。

美国五角大楼当天表示,美国正在检视对泰国的军事援助和与泰国军方的来往。其发言人华伦(Steve Warren)上校说,这项检视包括目前正在泰国进行的演习。约700名美国陆战队和海军士兵参与这项演习。

华伦上校还表示:“在国防部,我们正在检视军方对军方的援助和来往。我们做出决定后会让你们知道。”

根据美国法律,如果确认外国军方发动政变,华盛顿将被迫实施制裁。泰国军方2006年罢黜总理他信,引发泰国长期政治动盪,美国曾短暂中止与泰国军方合作。

泰国是美国在亚洲合作关系最悠久的盟邦。一直以来,美国也小心翼翼不在泰国的政治动盪中选边站。

在欧洲,英国外交部22日对泰国军事政变表达“关切”,并呼吁泰国各方合作,但未“谴责”军方夺权。英国外交部还呼吁观光客遵守泰国发布的旅游建议。

欧盟当天则强烈要求泰国,迅速恢复民主程序。欧盟外交政策部门发表声明说:“我们极为关注泰国的情势。目前至为重要的是泰国迅速恢复合法民主程序。”

法国总统奥朗德当天也立刻谴责泰国军事政变夺权,并呼吁立即回归法治。

奥朗德呼吁泰国“立即回归宪政秩序,并筹办选举”,以及“尊重泰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表示对泰国的军事政变表示“非常担忧”,呼吁尽速回到人民执政的民主政府。

周四稍早,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公署(OHCHR)对泰国军事政变表示高度关切,并表示实施戒严法和下达军事命令可能侵犯到基本人权。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发言人表示:“我们提醒泰国当局在国际人权法下的义务…国际人权法严格限制运用紧急权力。”发言人并呼吁泰国当局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以确保基本人权受到尊重。

此次泰国军事总长巴育政变后,一些观察家指出,由于巴育主持的泰国政坛各方协商会议毫无进展,他只好结束会议,宣告由他掌权。不过,他虽然宣布中止宪法并解散看守政府,但表示保留宪法第二条:泰国是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

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巴文(Pavin Chachavalopngpun)向中央社说:“政变根本不是终止危机的办法,反而会成为危机。”他说,“这表示,泰国军方从未记取2006年的教训”,这指的是当年推翻前总理他信所引发的连番政治危机。他并说,政变使得反政府抗议民众“十分高兴”。

他信人虽不在泰国,但还是继续引发泰国政局的动荡。前总理,他信的妹妹英拉虽然在两周前被罢黜,但她的政府仍在总管主要的政务。

泰国反对派一直谴责他信家族玩弄民粹手段煽动人民,而且涉嫌贪污,以及利用公共基金收买选民的支持,如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控诉英拉高价收购农民稻米案。因此反对派要求推出一个立场中立的政府监视选举的改革,以摆脱他信家族的势力。

泰国清迈大学东南亚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Affairs)专家钱伯斯(Paul Chambers)也指出,泰国军事总长巴育之所以接掌政权,可能是因为地位削弱的看守政府拒绝让位给一个临时政权。

钱伯斯说:“既然看守政府抗拒接受临时总理,巴育就不得不作出2006年的选择。”

看守总理尼瓦塔隆(Niwattumrong Boonsongpaisan)拒绝让位,如今他及其17名内阁成员也是军方下令必须于23日向新成立的“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报到者。不过, 尼瓦塔隆的幕僚说,他目前“安全”,不愿对外透露其藏身的地点。

另据泰国智库“暹罗资讯社”(Siam Intelligence Unit)人员康元永(Kan Yuanyong,译音)指出:“军方颁布戒严令可能是个试探,让相互对立阵营有机会谈判出摆脱僵局的办法,不过结局总是由军方接掌政权。”他并指出:“如今冲突可能性已增加许多,他信会还击。”

其他一些专家也表示,担心军方接管政权可能引发更多的动乱。

根据法新社数据,自2013年底反他信集团发动的抗议震撼泰国以来,双方对峙造成的暴乱使得至少28人丧生,700多人受伤。

政局的动荡不安已导致泰国2014年一月至三月的国内生产毛额比前一个季度缩减了2.1% 。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