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泰国学者: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

发表时间:

一周以来,泰中网友之间围绕“台湾究竟是不是中国?”问题掀起网络舆论战。该事件至今仍在不断发酵,从开始的推特大战转为脸书群殴,由民间娱乐粉开撕升级到两国外交层面发声。泰国学者认为该事件的背后折射出诸多问题值得各方深层思考。

泰国网民制作的嘲笑中国的视频
泰国网民制作的嘲笑中国的视频 © 网络
广告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信息时代中泰两国政府采取的网络管控措施与行为存在差异。泰国国立朱拉隆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瓦沙娜(Dr.Wasana Wongsurawat)指出,这场网络论战首先在推特上引爆,继而在海外各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必须承认如今处在信息时代,如何管控网络行为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中国政府采取的方式是网络封锁,谷歌、推特、脸书以及诸多网络社交和支付工具均属于禁用范围。那么问题来了,这场论战中透过推特、脸书发文不计其数的中国网民从何而来?除了身居海外的华人与华裔外,答案就是这些人翻墙(代称科学上网,指越过中国当局互联网审查的防火长城GFW进行上网)而来。这种行为反映出能够参与这场网络论战的中国网民本身就不是普通族群。经过此前收集资料证明,海外中国网民很大一部分是YY小说(百度解释:意淫小说)的追随者,此类反映同志爱情的网络小说一度在中国方兴未艾,大约两年前被中国当局下令禁止,促使一众中国网民设法使用VPN软件翻墙追剧或追小说。令人感兴趣的是,尽管这一群体以年轻族群为主,可谓在多方面具有当今时代特色,但这些年轻人言论中反映出极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这一点令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年轻人无法比拟。

此外,瓦沙娜认为中国政府对国人的宣传内容与传播方式,在海外不同文化语境下所产生的影响好坏值得深思。身为泰国华裔的她表示;几乎每一个土生土长在海外的华裔子孙都对祖籍国心存好感,但由于他们生长的地域文化和所受的思想与行为熏陶不同,判断公允的价值观自然有差异。每一个国家诚然有必要推出维护官方形象的宣传内容,向民众呈现政府观点。可是一旦转换到不同的文化语境,多方受众的理解便相去甚远,从而需要更大的格局与胸怀去包容和接纳各种各样具有差异的价值观。

持续几天的推特舌战尚未降温,双方互相扯出一堆敏感话题,泰国王室、僧侣、国家领导人、专政统治、湄公河垄断、大国威胁、一带一路、病毒起源论统统被拖入论战,中国驻泰大使馆周二透过脸书针对网上涉华言论发表谈话,强调中国坚持“一中原则”以及重视“中泰一家亲”的两国传统友谊。不料美好的文字不仅无法平息网友怨气,反而将舆论风头引向脸书。面对众多发问的网友,泰国国家发展研究办公室主任阿顺诗(Dr.Aksornsri Phanishsarn)强调“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她选择贴出“一个中国”的外交公文作为回应,有意引导网友们通过学习历史以保持冷静思考。一名跟贴网友发表言论称,越是回顾历史越有助于作出公允的判断。短短几天内,泰国网红们围绕中国与台湾历史演变话题制作出各种知识视频,通过Youtube推出数量多达几十条,其中不乏公允客观的民间思想。

一场民间娱乐粉丝的互撕,至今还在泰国社会继续产生影响。泰国朱拉大学法政系国际关系与中国问题专家利德森教授(Worasak Mahatthanobol)认为:泰国人有必要多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内涵以及中国人的民族感情,才能在合作与交流中明辨是非,彼此适应。他分析指出中国人在针对国家与民族的观念上比其它国家更为敏感。因为在过去一百多年来,一度贫穷落后的中国倍受外来欺辱。如今经济与国家实力逐渐强大,对外维护尊严感时自然容不得丝毫冒犯。不过在尊重他国的主权与文化、如何在日益强大背景下践行“和为贵”的对外承诺,也是中国方面值得思考的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