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泰:当心经济危机引爆战争经济

发表时间:

当前日趋紧张的中美关系在国际间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担忧,中美两国从经济贸易战、网络科技战到新冠肺炎防疫战,进一步演绎出互挖间谍的情报战以及关闭外交使馆的外交对抗战,近期美国和英国航母聚集南海地区引发紧张态势,以至于亚洲媒体对地区安全局势产生战争焦虑。泰国学者提醒称,新冠肺炎传染疫情持续延烧,世界各国经济蒙受重创,由经济危机引爆战争经济的发展趋势不容小觑。

资料图片:中美紧张关系使得亚太国家担心经济危机走向军事冲突。摄于2019年6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大阪20国集团峰会期间的会晤。
资料图片:中美紧张关系使得亚太国家担心经济危机走向军事冲突。摄于2019年6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大阪20国集团峰会期间的会晤。 REUTERS - Kevin Lamarque
广告

泰国学者、媒体以及外交观察人士日前围绕“中美新一轮冷战格局”的话题展开讨论,虽然相关人士对当前中美形势是否形成新一轮冷战格局抱持不同看法,但各方一致意见认为,中美两国当前爆发冲突所造成的裂痕,将给两国未来发展关系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

泰国学者瓦沙娜教授(Dr. Wasana Wongsurawat)不同意使用“冷战”概念诠释当前中美关系乃至整个国际形势。所谓“冷战”指以美国及盟友的资本主义阵营与前苏联及盟友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包括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与对抗。瓦沙娜强调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以资本主义阵营全面获胜而宣告结束。这一时期普遍定义在1947-1991年期间,现今中美之间爆发的“贸易战”不应再掺入“冷战”概念,否则对各方都无利可言。中国经济自2000年以来随着内需市场饱和而逐步呈现放缓趋势,为避免走上日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衰退道路,因此有必要大规模开拓海外市场,然而北京就在这一过程中动摇到华盛顿的核心利益,由此成为了中美贸易冲突的爆发点。

泰国国家发展学院维瓦猜教授 (wiwatchai atthakorn) 认为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已趋近冷战形态,七十多年来,华盛顿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政府致力在地缘安全、军事战备、金融经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自然资源等各大领域占有控制性优势。如今中国在网络科技和经济领域逐步挑战美国,因此在不改变原有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中美双方爆发冲突势必无可避免。值得各方密切跟踪的是国际间战争经济的发展态势,因为战争本身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其往往会在重大经济危机爆发后接踵而来,届时最大的获益者将是拥有军事资源最多的国家。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投入军备预算规模最大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法国、英国和俄罗斯;进口武器装备最多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南韩、希腊、以色列、美国;而军备预算比例占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依次是沙特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东帝汶、以色列。因此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是否会引发一场战争,将给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重大考验,尤其体现在外交、军事和经济策略等方面。

前泰国驻美大使披讪 (Pisan Manawapat) 认为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刺激因素之一为今年十一月即将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为了拉拢选票,美国现任总统即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 仍将会制造更多“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话题来针对中国,以迎合支持他的美国选民。然而观察中美关系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不管特朗普能否再次当选,中美两国之间在多方面爆发的矛盾仍会持续加剧。即便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拜登 (Joseph Robinette)当选上台,中美关系摩擦或许会在表面上有所减少,但双边对立的冲突态势依旧严峻,毕竟两国在多个核心领域成为了长远的竞争对手。

泰国政治经济学者宋猜教授 (Dr.Somchai Phakpha) 判断中美冷战氛围已经形成,只是格局尚未确定。目前令人担忧的是爆发热战,这种可能性或以“代表战争”的形式出现。习近平上台后动用经济手段高调崛起,尤其在推出“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后,进一步刺激华盛顿政府加大打击北京的力度。尽管中美之间在企业经济上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如果将“企业利益”放在“国家利益”的标尺下衡量,前者的砝码势必减弱。

泰国学者们还认为,如果中美新一轮冷战爆发,各方难免面临被分裂的可能性,原本存在内部差异的东盟同样面临被分裂的危险,原因是中美在这一场竞争中各自都需要争取盟友的支持,这让之前跟两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感到十分为难。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