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联合国/国际

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八月一日正式生效

两年前,由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奥斯陆签署的《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今天开始正式生效,这是继1997年《禁止杀伤地雷公约》之后,首次在联合国谈判框架之外制定的裁军条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今天发布公告,对公约的正式生效表示祝贺,同时呼吁没有签署该公约的国家尽快加入签署国的行列。

美国纽约联合国
美国纽约联合国 路透社/Chip East
广告

两年前,由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签署的《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今天开始正式生效,这是继1997年联合国《禁止杀伤地雷公约》(又称为是《渥太华公约》)之后首次在联合国谈判框架之外制定的裁军条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今天发布公告,对公约的正式生效表示祝贺,认为这是国际人道组织以及裁减武器运动的一大胜利,潘基文同时还呼吁没有签署该公约的国家尽快加入签署国的行列。

集束炸弹是一种杀伤面积以及杀伤能力极大的航空母子炸弹,自1965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造成世界各地十万多人死亡或致残,其中超过百分之八十是平民。另据国际红十字协会的专家的介绍,未爆炸的子炸弹会在战争结束之后几十年仍然伤害平民。

《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是由部分国家和非政府组织(NGO)主导的“奥斯陆进程”所取得的成果。公约签署谈判开始于2007年,目前已有107个签署国,其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以及老挝在内的37个国家批准了条约文件。

该条约除了全面禁止使用﹑制造﹑研发、购买、销售集束炸弹外,还规定条约签署国必须在8年内销毁已持有的集束炸弹,10年内清除在其领土内使用过的残留弹。并且对集束炸弹的受害者给予物质补偿以及身体治疗。 条约签署国的首次会议被定于 今年11月份在老挝召开。

专家认为禁止使用集束炸弹公约虽然今天得以实施,但其实际效果将十分有限,因为目前,集束炸弹的主要生产国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以色列等国都没有签署条约。在此前举行的有关禁止使用集束炸弹的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中方注意到集束炸弹的使用所引发的人道问题,中国并没有使用过集束炸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