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

“世界粮食日”再次凸显全球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世界粮食日”再次凸显全球性的粮食供应紧张问题。今天在日本闭幕的亚太粮食安全保障会议通过宣言,声明有必要通过振兴农村和农业技术合作来扩大粮食供给,改善开发中国家的饥饿和贫困。与此同时,联合国专家也呼吁,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紧张问题,就要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

2003年世界粮农组织的全球缺粮国家分布图
2003年世界粮农组织的全球缺粮国家分布图 (Photo : www.fao.org)
广告

刚刚过去的星期六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由于俄罗斯大旱、市场投机等各种因素,粮价猛升,在世界一些地区尤其在非洲再次出现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2010年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保障会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在日本新泻闭幕的这次会议通过了『新泻宣言』,会议通过了62项粮食安全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扩大亚太粮食供给力,振兴农村,加强农业投资计划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粮食储存机制应对计划。

如何避免粮食供应紧张,联合国有关粮食供应的报告人舒特尔呼吁,各国政府应在现有保护土地、水和气候的技术基础之上,重新思考目前的农业政策。

这位联合国专家在世界粮食日发表声明说,必须要有一场紧急而又深刻的改变。他要求国际社会抛弃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制造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应对气候变迁的挑战。应该支持更加“家庭式”的生产方式。
根据联合国专家的报告,气候转换对全球发生的饥饿产生了直接影响,从现在起到2020年,由于气候转换的原因,世界上一些地区尤其是非洲一些地区的农业收成将减少50%。

据此,联合国专家呼吁抛弃那种号称“绿色革命”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建立在使用改良品种、施放化学肥料和借助机器的基础之上。

在坦桑尼亚,由于改变了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当地农民的大规模参与,在该国东部地区使三十五万公顷土地重新变成了良田。

根据专家的计算,目前通用的的大规模农业作业方式,应对全球范围内排放的14%的温室效应负责。

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尽管在2010年全世界的饥饿人口减少到10亿人以下,但仍然有9亿两千五百万人口忍受饥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