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里约峰会

里约峰会凸显民间环保热情与僵化的联合国多边谈判机制之间的落差

里约加二十峰会周五晚间当地时间八点左右正式闭幕,此次峰会对亲自前往里约的多个非政府组织成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失望,而对那些组织会议以及参加谈判的代表来说却是一次新的起点。里约峰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影响是民间组织的强烈的参与欲望与僵化的联合国政府间谈判机制之间的落差。

路透社/Paulo Whitaker
广告

任何一个来到里约人民峰会会场的人都能够感觉到可持续发展对参加会议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也并不是一个赶时髦的行为,而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他们中有被破坏森林而被迫走出森林的南美印第安人,有因为大面积种植大豆以生产生态汽油而被剥夺土地的巴西农民,更有那些深受福岛核危机创伤而无法超脱的日本人,他们懊悔地说,如果早知道核能源会如此危险,宁愿节约使用能源也不会支持建造核电站。而联合国各成员国刚刚签署的共同协议书却似乎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回答。

对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主席Julia Marton-Lefevre朱莉娅-马尔通∙ 勒范弗尔来说,里约峰会显示,真正的解决问题的出路,并不来自政府,而是来自民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环保组织,该组织的成员在各国直接与政府合作并且在环保领域给政府出谋划策。马尔通∙勒范弗尔女士对政府间谈判的内情十分了解。

Julia Marton-Lefevre朱莉娅-马尔通∙ 勒范弗尔:一周来在里约发生的一切都显示,尽管各国政府的谈判官员工作都十分努力,但是,在环保领域解决问题的出路看来来自民间。在政府间谈判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已经生锈的大脑,而在谈判室外,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人,他们往往并不是一些无名小卒。多边谈判机制中的南北国家对峙的势态实在与今天世界的现状脱节,我们不应该被一个已经过时的谈判机制困住手脚。

在巴西政府的努力下,里约峰会最终达成了协议,有协议当然总比没有协议好,但是,协议终究只不过是纸面上的文字,现在是将民间社会的激情化为行动的时候了,我们或许应该改变官方谈判机制的运作规则,因为,很明显,他目前的运作方式确实难于令人满意。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