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日本经济评论认为世界已经不能再依赖中国

世界已经不能再依赖中国,这是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署名村山宏的经济学者撰写文章的题目。村山宏认为,有一个全球经济学家期待总是落空的预测,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刺激对策。随着经济减速迹象不断加强,市场一直能听到期盼经济刺激对策的声音,但中国却并没有采取大规模对策。非但如此,中国领导层将增长放缓称为“新常态”,对经济减速采取了容忍姿态。中国领导层一直表示这是力争经济结构由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因此对投资扩大持慎重态度。

广告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经济增长率为7.4%,降至2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香港等地有观点认为政府将出台经济刺激对策。中国2014年零售业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2.0%,与2013年增长13.1%相比有所减速。而2014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月上涨1.5%,但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则下滑3.3%。此外,房地产价格也持续下降。中国明显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但目前并未采取大规模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

在经济增长率出炉的第2天,1月21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网络版转载了一家广东媒体的评论文章,提出警告表示不应要求增长加速和数量的扩大,同时表示经济运营的重点并非经济刺激政策,而在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评论认为随着服务产业的增长,新增就业人数也已充分扩大。

文章认为,中国中央政府谨慎推出量化政策,但把量化下放到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令人担忧。中国一直在进行在并不增加中央政府债务的情况下完成经济刺激政策。重视财政健全性的中央政府不愿扩大财政赤字,并未实施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取而代之的是,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不断实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2013年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从2010年的11万亿元左右膨胀至约18万亿元。

大肆举债的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旗下的融资平台。上述公司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下,最终不得不寻求中央政府使用公共资金救助。实际上,03年银行处理不良债权时,中国政府就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资金。

文章说,中国这些被转移的债务,有可能相当于GDP的200%。这一数字甚至高于希腊的175%。虽然领导层闭口不言,但是已经意识到庞大的债务余额。由于认识到债务继续膨胀极为危险,因此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避免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似乎更接近事实真相。中国不是不想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是不能出台。今后,即使经济愈发低迷,估计也只会出台小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

村山宏认为,受中国经济减速影响,石油、煤炭和铁矿石等资源价格下跌,依赖资源出口的新兴市场的经济也出现恶化。甚至有观点认为可能出现以中国为开端的全球性需求不足,引发类似1930年代那样的全球恐慌。对于全球第2大经济体中国,呼吁中国实施与经济规模相符的大规模需求刺激政策的呼声可能日益增强。但中国的真实想法或许是:“雷曼危机之后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也无能为力了,如果再不计后果的实施经济刺激,崩溃的将是我们”。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