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新冠病毒疫情与数字金融服务

发表时间:

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彻底改变数字金融服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专家Ulric Eriksson von Allmen、Purva Khera、Sumiko Ogawa 和 Ratna Sahay 最近撰文说,移动货币、金融科技服务和网上银行的发展可以使低收入家庭和小企业受益匪浅。数字金融服务带来的普惠金融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Podcast
Podcast © FMM
广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专家首先按时间顺序阐述了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的发展。他们说,在新冠疫情开始之前, 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变就已经在帮助社会推进普惠金融,许多通常无法利用传统金融机构的低收入家庭和小企业因此受益。 随着企业积累用户数据并开发新的方法将其用于信用可靠性分析,数字支付服务正在向数字借贷发展。2015年至2017年,使用数字平台直接连接贷款人与借款人的市场借贷的价值翻了一番。

在新冠疫情封锁期间, 数字金融服务使政府能够为“难以触及”的个人和企业提供快速、安全的金融支持如纳米比亚、秘鲁、赞比亚和乌干达的情况所示。这将有助于缓解经济影响,并可能增强经济复苏。

COVID疫情结束之后,为了充分开发数字金融服务的巨大潜力,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为实现 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复苏  ,需要促进平等使用数字基础设施(电力、移动和互联网覆盖以及数字身份证),提高金融和数字素养以及避免数据偏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现,金融包容性有利于经济和整个社会。之前的研究显示,将传统的金融服务扩大到低收入家庭和小企业的同时会伴随着经济增长加快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 数字普惠金融也将带来更高的GDP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现与70多个利益相关方(金融科技公司、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和银行)开展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监管机构需要跟上金融科技的快速技术变革,以确保消费者和数据保护、网络安全以及跨用户和跨国界的互操作性。金融科技企业还表示,“编码员”(软件开发者和程序员)在全球范围内短缺。

疫情也给数字金融服务的成长带来挑战,并突显了市场参与者利用数字基础设施渠道不平等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来确保最大程度地促进未来的金融普惠性。

同时,必须确保金融科技领域保持足够的竞争性,以最大程度地从数字金融服务中获益。COVID-19危机为数字金融服务业带来了潜在的好处,但也给小型金融科技企业带来了挑战:资金紧缩,不良贷款增加,交易和信贷需求下降。自封锁措施开始实施以来,一些企业停止了新贷款。初创企业的广泛整合和缩减将导致该部门的集中度提高,并可能损害包容性。  为了公众的利益,需要加快建立大型金融科技企业的治理框架。

疫情显示,金融服务进一步数字化的趋势将持续下去。为了建设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并解决当前危机期间和之后加剧的不平等现象,全球和各国领导人必须弥合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数字鸿沟,以充分利用数字金融服务带来的好处。这意味着要在促进金融创新和应对风险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这些风险包括消费者保护不足、缺乏金融和数字知识、利用数字基础设施的渠道不平等,以及需要在国家层面解决的数据偏误问题。另外,还需通过国际协议和信息共享来解决洗钱和网络风险,包括通过反托拉斯法来确保充分竞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