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传真

香港立法会「非直选」议员受质疑

发表时间:

香港立法会六十名成员中只有一半通过直选产生,而另一半则来自「功能组别」,即不用通过直选就可当选。最近,由公民党和社民连发动的「五区总辞,变相公投」运动,直接指出功能组别的存在,就是香港政制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RFI/Chine
广告

香港立法会六十名成员中只有一半通过直选产生,而另一半则来自「功能组别」,即不用通过直选就可当选。最近,最近由公民党和社民连发动的「五区总辞,变相公投」运动,直接指出功能组别的存在,就是香港政制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功能组别议员经常被质疑代表性不足,是因为「选民」人数太少。在三十席的功能组别议员中,合起来只有二十二万多张选票,其中二十一万张为个人选票,一万六千张为团体选票,这跟另外三十个直选议席可以由三百三十七万多名选民选出比较,其代表性就经常被质疑,也被指为是「最难改革」。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对亚洲周刊说:「功能组别只代表本身界别的利益,涉及范围非常狭窄,容易倾向工商界利益,尤其公司票选出来的。像某家地产公司可能在界别内拿了三成票,这等于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平等,实际上就是不平等。」

在最近吵得很厉害的「最低工资」问题上,基层老百姓的批评意见也指向功能组别的饮食界议员,因为他提出了「时薪二十元」即不到三美元的说法。职工盟秘书长李卓人指出:「功能组别议员存在,这些年来,确实阻挡了不少攸关民生福利法案的通过,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公平交易法、全民退休保障等等。」

功能组别经常出现「自动当选」的情况,在根本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自动当选议员,而且比例越来越多。根据立法会议员天主教监察组的调查报告显示,立法会中表现最差的也是这些「自动当选」的功能组别议员,他们「缺席次数多,发言少、质询少、不投票次数偏高,而且全年并无提出任何动议及修正案」。但也有人认为,立法会在提问和质询的时候,「都牵涉到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像医疗、工程方面等等,没有专业,很难好好审议条例」。功能组别议员有专业知识,有助于审议条例。可是,不少功能组别议员根本不出席,又如何审议?他们开会出席率低、问政效率差,让人质疑其代表性。职工盟秘书长李卓人说:「这对于每一个议席都是由数万个选民选出的直选议员来讲,这样公平吗?」

功能组别存废的争议,自然是香港政坛不同利益关系人士角力的焦点,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公民究研中心主任陈健民说:「功能组别的存废,最终关键还在北京,先不要说这些议员可以在立法会替部分法案护航,香港议会一旦进行全面的民主普选,这会不会影响到大陆人民的想法,向北京施压呢?这都是中南海会担心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