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欧盟宣布对坚拒下台的巴博制裁美国也拟跟进

发表时间:

无视于国际要求下台呼声的科特迪瓦自行宣布当选的总统巴博,目前引来欧盟对其制裁,欧盟20日宣布将禁止巴博与近亲18人进入欧盟地区,也将冻结巴博在欧盟地区的银行帐户。上述对巴博的制裁源出于欧盟17日针对科特迪瓦局势会议的结论,据法新社报道,这项制裁在48小时后完成签署生效。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与此同时,美国白宫周一也要求巴博应识时务放弃权力,否则美国也将对他和他的家人采取制裁。白宫发言人表示说:“科特迪瓦总统大选结果非常明白和确定,巴博应该下台。”此前,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16日透露,美国和其他国家已经向科特迪瓦现任总统巴博下了最后通牒,警告称如果巴博不立即离开科特迪瓦,他将面临制裁。当时这名官员表示说:“我们已经很清楚地阐明,巴博仅有几天考虑的时间,他需要作出抉择。”他还指出,巴博还能够在某些国家避难,但拒绝透露具体是哪些国家。另外,美国周日下令将美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内不太重要的外交和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撤离科特迪瓦。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科特迪瓦这次为何会出现两位总统的僵局?科特迪瓦11月28日举行总统大选,之后,该国立法选举委员会12月2日宣布,科特迪瓦前总理、反对派领导人瓦塔拉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得票率为54.1%,赢得选举。然而,宪法委员会3日宣布废除科北部7个城市的计票结果,称现任总统巴博以51.45%的得票率获胜。两人4日分别宣誓就任总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但随后联合国、美国和法国等表示支持瓦塔拉,要求巴博承认失败。不过,巴博坚持不肯退让,此后,科特迪瓦局势出现动荡,瓦塔拉的支持者与效忠巴博的武装部队并在16日发生交火,当天,科特迪瓦首都形同发生了战争,忠于巴博的安全部队阻挡反对派游行,大约9至30人被打死,80多人受伤。目前,整个国家发生内战的危险大增。

另一方面,联合国维和部队则在18日巴博下驱逐令后遭袭。下驱逐令的巴博还批评法国和联合国维和部队同该国反对派“相互勾结”。对此,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19日以声明形式拒绝撤离。声明同时要求前总统巴博遵照总统选举结果,尽快放权,恢复科特迪瓦政治稳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会驻满任期,继续监管和记录所有违反人权、滋生仇恨和暴力以及袭击维和人员的行为。”原本这一批联科团任期将于12月31日结束,但鉴于科特迪瓦局势恶化,联合国决定将期限延长六个月。联科团官员哈马敦•图尔表示说,联科团“打算继续执行巡逻任务,但无意与任何一方发生对抗”, 联科团人员不会涉及有关总统职位的“敏感领域”,但“我们已加强警戒,准备应对一切”。

联合国称巴博继续把持政权是对民主的嘲讽,西非经济共同体呼吁巴博立即交出政权,法国总统萨科齐已在上周五督促巴博在本周末下台,欧洲联盟呼吁科特迪瓦军队听从当选总统瓦塔拉指挥。

周一科特迪瓦局势相对平静,不过被国际社会认为合法当选总统的瓦塔拉和他的政府躲在旅馆里不能外出。联合国也发出警告:任何攻击平民的行为都是犯罪的,而犯罪者终将被送上法庭审判。

现阶段,联合国、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等国际机构已明确对瓦塔拉的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更是指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以及非洲联盟的声明表明非洲国家尊重科特迪瓦人民的意愿,承认反对派领导人、前总理瓦塔拉为当选总统,这些声明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

2002年,科特迪瓦爆发了未遂军事政变,因此自2003年起,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陆续派往该国的维和人员约有1万名,法国驻军也陆续增加到4000人,他们都负有调解交战双方和维护科特迪瓦和平的使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