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埃及

埃及局势继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军方今天早晨开始驱散部分仍然滞留在首都开罗解放广场上的人群,以便恢复正常交通和秩序。法新社也报道说,解放广场今天已重新开放通行。在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政权处在军方的控制之下,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星期六发表声明,表示将实现从军管政权到民选政府的和平过渡,并表示现任内阁将留任直至新的民选政府产生。声明说,军方将把权力交给未来的民选政府。声明还说,埃及将继续遵守它签署的所有条约,包括埃及和以色列签署的和平协议仍然有效。

埃及军队士兵2月12日在解放广场。
埃及军队士兵2月12日在解放广场。 路透社照片
广告

埃及总统仓皇下台,其两兆资產恐遭冻结。香港苹果日报今天发表署名文章,报道历经18天抗争,由青年发起的埃及「青年革命 」,终于赶走统治他们30年的总统穆巴拉克。经过一整夜放烟火、按汽车喇叭的狂欢庆祝,直到昨天破晓,成千上万民眾还在唱歌、摇旗吶喊,庆祝歷史的一刻,这是30年来埃及人民头一遭迎接不再由穆巴拉克主政的清晨。

半个多月来,面对百万人的反政府示威,高龄82岁的穆巴拉克态度坚决,但终究仍不敌国内外巨大的逼退声浪,前天把政权交给军方,躲到他在红海度假胜地夏姆锡克的别墅;瑞士同时冻结其家族在当地的资產,以免他侵佔国家财產。

据英国《卫报》报导,估计穆氏家族的财產约400亿至700亿美元(约1.14兆至2兆元台币),更胜过全球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赫鲁;据美国《富比士》杂誌估计,赫鲁资產总额为540亿美元(约1.5兆元台。穆巴拉克执政30年聚敛了惊人财富,对照他在1981年首次就职演说中,誓言他会清廉执政,未来会两手空空进棺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实是绝大讽刺。

昨天开罗大部分市区仍由年轻示威者盘据,军方开始移除路障和坦克,开放一条通往示威根据地「解放广场」的道路。许多人掛著「抱歉造成不便,我们正在建立埃及」的牌子,召告世界,属于埃及的全新一页已经开啟。
对于是否续留解放广场,示威者看法分歧,有人准备打包回家,自营商马苏德说:「我从没见过人们脸上洋溢如此的幸福,夫复何求呢﹖」也有不少人坚持留下,大学教授萨魁就认为,示威者应待到军方发表清楚声明,确保他们会顺应示威者对于民主的要求后再离开。

苹果日报报道说,军方扮演看守政府角色。被当地媒体称为「青年革命」的这场革命能否像突尼西亚「茉莉革命」般,成为这个区域其他国家的典范,端视军方的态度。在穆氏交出政权后,现由军方掌理国政。由穆氏长期盟友、国防部长坦塔威领导的「最高军事委员会」,昨发表第4号公报,表示现在的政府将只是看守政府,待新政府组成后就会下台。公报称,埃及将出现由军政府交棒给民选政府的和平政权转移。

不过,如果军方未能履行举行自由、公平选举的承诺,民众可能再度抗争。中东问题专家、美国柏克莱大学教授沙雅德向卡达的半岛电视台表示,虽然是由副总统苏雷曼宣布穆巴拉克下台的讯息,但外界并不清楚到底穆氏是主动请辞还是被最高军委会逼下台。因此,由坦塔威等组成的最高军委会採取的下一步措施,「对於推动埃及向前走极为重要」。

埃及国营报纸顺应形势,迅速改变立场。在穆巴拉克统治30年来一直支持他的埃及国营报纸昨一改立场,向「青年革命」致敬。权威的《金字塔日报》(al-Ahram)头版标题为「人民推翻了政权」、「埃及青年逼使穆巴拉克走人」。

苹果日报还编辑了穆巴拉克执政大事记和埃及小档案如下

◎1981/10/14: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副总统穆巴拉克继任总统
◎1995/06/26:穆巴拉克在衣索比亚险遭暗杀
◎2005/03:     群众示威,反对穆巴拉克欲连当5任总统,并计划让儿子贾玛尔接任
◎2005/09/27:穆巴拉克赢得9月7日首次总统直选后宣誓就任,为5连任总统
◎2010/11/28:国会选举,反对党指执政当局选举舞弊
◎2011/01/25:各地爆发反政府示威,要求穆巴拉克下台
◎2011/01/28:穆巴拉克下令军队上街维持秩序
◎2011/02/01:穆巴拉克称9月不再竞选连任,拒绝立刻下台
◎2011/02/10:穆巴拉克宣布将政权移交副总统苏雷曼,仍拒下台
◎2011/02/11:穆巴拉克宣布下台

埃及人口:约8000万人
面积:100万平方公里
宗教:伊斯兰教(90%)、基督教(9%)
首都:开罗
政党势力:国家民主党(穆巴拉克所属政党)、主要反对势力穆斯林兄弟会
经济规模:
2010年国内生產毛额(GDP)
约2168亿美元(约6.3兆元台币)
每人平均GDP:2010年约6200美元(18万元台币)
经济成长率:近5年平均5.6%
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
币制:埃及镑(1埃及镑约为4.9元台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