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围绕着利比亚问题的国际协商

发表时间:

英国,法国和美国星期五强烈要求利比亚强人卡扎菲下台。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总统萨科齐4月14日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英国《泰晤士报》和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共同署名文章,说北约将继续军事打击,直至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下台。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三国领导人强调,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必须彻底离开,这样才能保证利比亚进入重建国家和经济的过渡期。他们在文章中表示,“只要卡扎菲继续掌权,北约就必须继续军事行动以保护利比亚平民、保持对卡扎菲政权的压力”。

法国方面承认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没有授权“以武力推翻卡扎菲”,但如果卡扎菲不下台,“利比亚的未来不可想像”。

联合国安理会3月17日通过第1973号决议,授权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要求相关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英美法3月19日首先采取军事行动。

法国国防部长热拉尔•隆盖15日承认,迫使卡扎菲下台超越安理会授权。他告诉法国LCI电视台:“第1973号决议?它当然没有涉及卡扎菲的未来。”

“不过”,他申辩道,“我认为,三个主要国家商议同一件事时,重要之处在于,或许联合国安理会有朝一日会通过一项新决议。”

隆盖说,法国与英国希望将空袭行动扩大到利比亚军方的后勤与决策指挥中心,而非开始武装利比亚反抗军。 隆盖在记者问及运交武器给反抗军的时机是否成熟时回答:“法国和英国都希望展现决心,包括空袭利比亚境内军事指挥中心,或是至今未列为攻击目标的后勤补给中心。”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5日说,目前一些行为已经超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授权范围,拉夫罗夫表示北约不应对利比亚过度使用武力,他希望利比亚交战各方能聚到谈判桌前,寻求政治解决方案。

但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说,多国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班加西发生象1995年在波斯尼亚斯雷布列尼察那样的大屠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8个会员国外交部长14日、15日两天在柏林集会,商讨国际安全及裁撤核子武器。28国外长也讨论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及如何寻求政治解决利比亚问题。

中央社说,北非情势的急遽变化和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使得柏林的会议有了不同的焦点。

德国外长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3月17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利比亚设禁航区议案时弃权,之后又曾表示德国不会出兵。虽然他最近已改口,表示如果联合国提出人道救援的要求,德国不会推卸责任。一些北约盟国对德国在利比亚问题的立场已有微辞。

除了德国在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不同步,北约本身与会员国之间也未必同调。

北约自3月底接下对利比亚轰炸行动的指挥权,秘书长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认为轰炸行动对于压制卡扎菲的部队已有效果。不过,主要出兵的英国和法国却主张应再增强轰炸行动。意大利外交部发言人马萨里(Maurizio Massari)甚至表示,可考虑提供武器给利比亚的反政府军。

由于北约的军事行动无法快速解决利比亚问题,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会员国认为,进行军事行动的同时,应该研究政治解决方案。

由20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联络小组13日已在杜哈,针对利比亚问题进行会商。柏林的会议将会继续一些议题的讨论。

德国在解决利比亚问题上并没有扮演积极的角色。这场外交盛会在柏林举行,也引发本地媒体对当前德国外交政策的批评。不过,媒体指出,德国毕竟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利比亚战乱平息之后,地区的重建还是需要德国出力,德国在国际事务上仍可更积极主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