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陈一新谈后本拉登时期的反恐形势

发表时间:

本拉登5月1日被美军特种兵击毙成为几天以来备受关注的国际重大事件,如何看这一事件对美国所具有的意义?全球恐怖主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演变?如何评估后本拉登时代美国及全球的反恐形势?就以上问题,台湾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所长陈一新教授接受本台采访。

特别节目
特别节目 RFI
广告

美国击毙本拉登有复仇意味

虽然有人说本-拉登现在权利已经不大,而且也有了一位埃及的医生做其继承人,但实际上从美国10年前9.11事件后发起反恐战争以来,本-拉登始终被认为是头号恐怖分子,而且他也是恐怖组织的精神领袖。美国现在击毙本-拉登,有替2001年9.11死难者复仇的意味,也使数千名死难者的家属得到慰藉。虽然回教世界对此有不同的反响,但即使这样,是回教世界也有人认为,本-拉登杀了很多自己人,甚至在9.11死难者中也有很多回教人。

本-拉登之死将对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部署产生影响
此前,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撤军给外界的印象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不负责任。在击毙本-拉登之后,美国的撤军变得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因为恐怖组织的精神领袖以及头号战犯已经被美国击毙,撤军变成一个负责任的撤军。
另外,打死本-拉登事件显示出美国的报复力量之强大,可以锲而不舍追踪十年,终于一举成功,这使得恐怖主义集团或者其他对美国不利的国家都会心怀警惕。任何人挑战美国不会有好下场,从以前的希特勒、日本到现在的恐怖主义都是如此。

恐怖主义与人类社会共存,必须长期面对
恐怖主义是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战争行为,是希望藉由恐怖的手段来使他人感到恐怖、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不正义或者是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种族宗教的因素等等。由此可见,恐怖主义将会与人类社会永远相陪,不可能彻底解决。而只能尽可能在手段上,方法上不让它激化,或者予以缓解,而不可能根绝恐怖主义。
至于有人批评美国反恐战争“越反越恐”是“治标不治本”。陈一新认为这些提法毫无意义,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决定了它将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没有对恐怖主义治本的方法,所以必须要长期面对它,做好与恐怖主义做长期周旋的准备。
本拉登之死对基地组织的影响
陈一新认为,基地组织仍然会继续运作,但少了本拉登这个精神领袖可能使其变得与其他恐怖组织雷同,并不特别突出。事实上现在有许多新兴的恐怖组织正在寻求取代基地组织的领导地位,恐怖组织内部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态势,成为领头者的必须要有更积极的表现。但陈一新教授预期在击毙本-拉登之后的一两年内,西方国家一定会保持高 度的警戒,所以这一两年并不是恐怖组织展开活动的好的时机。

在另一方面,本-拉登被打死之后,恐怖组织的报复行动也一定会升高,甚至有恐怖组织预言在欧洲预设了核爆装置,但除非他们有很多的武器,否则仅仅一枚或一个装置并不能对西方 产生威胁。如果真的一旦引爆,可能对引起西方的一阵恐慌,但之后它也会遭到更大的追捕和打击。所以双方是互相牵制的,恐怖组织是否最终会引爆,要看他们的 选择。

击毙-本拉登提振美国士气,有利于提高美国软实力
美国对待反恐的政 策,不只是在小布什时期,包括克林顿执政时期就存在错误,包括默认巴基斯坦取得核武国家的地位,以及与印度签订核条约等。美国的政策显然与防扩散相反。在本-拉登被打死后,虽然全球的恐怖主义不一定会因此得到缓解,但美国的士气异地会提高。这一点从本拉登死后美国人的彻夜狂欢就可见一斑。

此有一点特别值得 提出的是,美国的软力量在这次格毙本拉登行动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美国依靠高科技、反恐部队的高素质来完成此次行动,赢得其他国家和人民的赞赏和表扬。甚 至包括美国国内一直持反对立场的右派,此次也对奥巴马予以肯定。所以美国的软力量和影响力在全世界正在逐步增加之中。而美国能否实现真正最后再起,主要要 看美国是否在经济上是否能够突破,摆脱金融海啸的阴影。

对美巴关系及美中关系的影响
过去美国确实从巴 基斯坦得到一些情报,格毙了基地组织若干的二号、三号人物。但最近几年来,巴基斯坦似乎没有再给美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报,而美国在此次格毙本拉登的行动 也几乎没有让巴基斯坦参与,主要是出于对巴基斯坦可能泄漏情报的担心,由此引发了外界很多的讨论,认为美巴关系可能会有所疏远。

至于有看法怀疑巴基斯坦因为配合中国大陆,让中国在这十年中能够顺利崛起而没有把最有价值的情报提供给美国、让美国一直深陷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战场。相关的中国希望巴基斯坦这样做的情报如果被发现的话,美中关系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中国过去十年快速 崛起,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困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最近几年美国有撤军的迹象,但美国并没有真正扬眉吐气,此次(格毙本拉登)美国扬眉吐气之后,中共相 应会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因为美国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领导地位上都快速提升。在美国提振士气的同时,该事件也提供机会使美国,使其在军力部署上更加灵活自 如、有弹性,因此美国很有可能把它的注意力从中东和南亚转到东亚来,这当然会对中国构成很大的压力。

台海两岸对美国击毙本拉登事件的态度
台湾民众对此次本拉登被打死事件态度基本保持正面。此前恐怖主义很少将台湾当作攻击目标,而台湾多年来在防治恐怖组织利用台湾洗钱方面抓得很紧,相关工作也得到美国的肯定和认同。

在大陆方面,中国官方始终对此管控得非常严格,因而不太可能会因这个事件而产生当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诸如是否会因此刺激茉莉花革命在大陆生根发芽、是否会刺激反中国当局的声音获得更多的传播等等。

阿拉伯国家民主运动与恐怖主义影响
对于当前发生在中 东及北非民众争取民主自由运动与恐怖主义的关系和影响,陈一新教授表示。外界希望事情超好的方向发展,尽量消除极端基本教义派的影响,使中道的、温和的声音更多得体现出来,但事实演变可能不见得会如人愿。包括反对利比亚当局的反叛军内部群众中,也有很多的恐怖主义分子,这就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利比亚当局固然不代表正义,但反叛军也不完全都是正义的,在推翻利比亚当局后如果这些极端势力一旦得势,也可能造成新的问题。这方面就特别要求美国必须仔细斟酌,如何联合其盟邦,阻止或者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而对美国产生更大的不利。

后拉登时代全球反恐形势的预期
陈一新认为新的恐 怖主义集团还会如雨后春笋一样继续冒出,其武器装备可能会升级,甚至还会有国家恐怖主义出现。包括伊朗和朝鲜,如果他们拥有核武的话,其行为将可能无法预 期。例如伊朗曾经表示,要将以色列丢入海里沉没、彻底消灭,或者是朝鲜表示要把矛盾对准美国在太平洋的基地、要对日本做不利攻击等等,这都是一些疯狂的行 动,而一旦他们具有核武器或者生化武器后,这些恐吓就可能不仅仅是空言恫吓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