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广角

卡拉奇爆炸案来龙去脉

发表时间:

致使11名法国人丧命的卡拉奇爆炸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今天的《法官广角》节目当中,本台将为听友介绍此案的来龙去脉。

广告

1994年11月

法国与巴基斯坦签订“阿戈斯塔”(Agosta)90B级潜水艇军售合同。当年在左右共治后期,右派总理巴拉迪尔和国防部长奥塔尔决定提高中间商的佣金。为了顺利拿下合同,法方同意给中间商10.25%的回扣。经常和国防部长奥塔尔前去阿尔卑斯南部Isola 2000 滑雪的黎巴嫩裔法国中间商塔基埃丁纳(Takieddine) 从中获得过4%的好处费。但今年11月中,受到司法调查的塔基埃丁纳矢口否认自己和军售案有任何的牵连。

1994年11月

与此同时,法国和沙特阿拉伯谈成另一笔价值为190亿法郎(约30亿欧元)的军售合同。在向沙特出售三艘驱逐舰的同时,法方同意向中间商支付18%的高回扣。这些消息是在2002年卡拉奇爆炸案之后,法国造船总局知情人透露给媒体的。但和“阿戈斯塔”(Agosta)军售案不同的是,沙特方面基本没有兑现天文数字的军售合同。

1995年5月

在密特朗执政长达14年之后,右派领导人希拉克击败对手巴拉迪尔登上总统的宝座。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希拉克怀疑巴拉迪尔从巴基斯坦和沙特两笔军售案中获得竞选资助。刚上任的希拉克和当时任总统办公室主任的德∙维尔潘决定切断巴拉迪尔的经济来源。为此,希拉克断然撕毁了给军售牵线人大笔回扣的承诺。时任当年国防部长夏尔∙米荣曾向媒体证实了希拉克断然切断对手经济来源的内幕。

2002年5月8日

法国向巴基斯坦出售了三艘潜水艇之后,向该国派去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帮助当地造船工人组装潜水艇。

2002年5月8日,一辆假冒出租汽车、装满炸药的红色小汽车开足马力向停在卡拉奇喜来登 (Sheraton) 饭店门前的一辆豪华大客车撞去。车上23名法国人伤的伤死的死。此次惨案致使14人(也有消息说15人)丧命,其中包括11名法国人,这些殉职的法国人中,大部分是造船厂的工程师。

2002年5月8日是法国二战停战纪念日。法国总理拉法兰刚刚走马上任。上午8点传来卡拉奇爆炸案,法国政界为之惊愕。出事后,时任国防部长的阿丽欧∙马丽女士亲往卡拉奇,她说:爆炸案不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与此同时,一架德国军机把在爆炸案中受伤的9名法国伤员从巴基斯坦运回法国接受治疗。

2007年

事发三天之后,巴黎反恐检察院派情报人员(领土监视局DST)和法官前往卡拉奇调查军售爆炸案。法国方面本以为巴基斯坦警方会很好地跟他们配合。但是几年过去了,巴基斯坦警察和法院都在走过场。

卡拉奇爆炸案第二天,巴基斯坦警方逮捕了一百多名嫌犯。警方说他们没有确凿的证据,把拘押犯都放了。实际上,警方已经拿到了自杀爆炸作案者的指纹,但是作案同伙逍遥法外。2002年12月,巴基斯坦警方又抓住了三名嫌犯,其中一人成功越狱。2003年,卡拉奇反恐法院判处两名主犯死刑,但最高法院改判他们无罪,于2009年6月释放了两名嫌犯。

一直到2009年6月,接手调查卡拉奇爆炸案的法国法官向遇难家属说,卡拉奇爆炸案是为了报复法国介入阿富汗维和任务,作案人是基地伊斯兰分子。

2009年

2009年6月18日另一位接手调查卡拉奇爆炸案的预审法官特埃维蒂克 (Marc Trévidic) 与卡拉奇受害家属见了面。新接手调查军售回扣案的法官告诉遇害亲属:他调查的重点并不是恐怖分子作案的线索,而是法方断然中止向军售受益者支付回扣引发的恶性报复。

那么,特埃维蒂克法官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吗?

在事发后的当年,法国造船厂内部留下了一份名为“Nautilus”鹦鹉螺的内部资料。这份资料显示,法国不守承诺、出尔反尔,停止向巴方受益者支付回扣致使巴方以炸死造船厂的职工来报复法国。

军售佣金回流到卖方且用于政治献金,这是违法的行为。每个政界人士都矢口否认佣金回流和自己有关。2009年当法国记者问萨克奇总统是否有这回事的时,总统萨克奇回答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可笑之极。”

2010年5月

法国议会组成的使命团在对多位部长、造船局负责人和情报人员进行听证之后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卡拉奇爆炸案起因是未获得佣金而促使中间商谋划爆炸案以泄私愤的解释是可信的。但议会使命团的报告没有排除伊斯兰分子作案的可能性。

2010年9月

巴黎检察院2010年9月对卡拉奇军售佣金回流案展开了全面的调查。负责调查此案的不是别人,而是曾调查拉法叶舰世纪大案的范伦贝克(Renaud Van Ruymbeke)以及勒∙卢瓦尔(Roger Le Loire)预审法官。

2011年

今年9月份三人先后遭起诉。一位是上面已经提到过的黎巴嫩裔法国军火商塔基埃丁纳(Takieddine);另一位是1995年曾任萨克奇预算部部长顾问的戈贝尔(Thierry Gaubert);第三位是巴拉迪尔竞选总统时竞选班子一把手、萨克奇心腹巴兹尔(Nicolas Bazir)。

两起离婚案牵出重要新线索

卡拉奇军售回扣案爆出的新线索应从两起离婚案说起。

黎巴嫩裔法国军火商人塔基埃丁纳在阿尔卑斯南部拥有一个滑雪场(Isola 2000)。腰缠万贯的军火商在这个滑雪圣地结识了美貌年轻的英国姑娘尼古拉∙杰翰逊(Nicola Johnson)。两人结婚30年之后,2009年开始闹离婚。她前妻道出了塔基埃丁纳的财富。她前夫在巴黎乔治∙芒戴勒(Georges Mandel)、在英国荷兰公园富人区拥有豪宅;在法国蓝色海岸边安提贝(Antibes) 港湾拥有豪宅;在贝鲁特和巴黎拥有好几处住宅。而富得流油的塔基埃丁纳仅仅同意离婚后给她每月1000欧元的抚养费。这种无情无义、翻脸不认人的离婚方式惹怒了和他生活了30年的杰翰逊。

和塔基埃丁纳是挚交戈贝尔也在和老婆闹离婚。1988年,37岁的戈贝尔在讷衣市(Neuilly)结婚,证婚人恰恰是市长萨克奇。戈贝尔娶进的不是普通的人,是意大利末代国王的孙女、南斯拉夫公主海伦妮。海伦妮当年仅仅25岁。

闹离婚不顺利的两名女性在范伦贝克法官那里讲述了他们分居丈夫的奢侈生活。一位前妻说自己的丈夫曾经邀请萨科齐和塞西莉亚(Cécilia) 游山玩水,前夫很多账目都是一些来路不明的黑钱。


法国前总统顾问分居妻子提供的重要证词

戈贝尔的妻子向范伦贝尔预审法官讲述的细节更为重要。

她告诉法官:她的丈夫1994年到1995年间经常去瑞士取回一箱子、一箱子的现金。为了少找麻烦,她丈夫和塔基埃丁纳经常从日内瓦飞往伦敦,再在从伦敦乘坐“欧洲之星”(Eurostar)返回巴黎。一箱一箱的现金都是500法郎大面额的现钞。到了巴黎之后,戈贝尔再把一箱一箱的现钞交给一个叫“巴兹尔”的人。

巴兹尔也是法国总统萨克奇的心腹。巴拉迪尔当总理的年代,巴兹尔既是总理办公室主任、又是巴拉迪尔竞选班子一号人物。1995年任预算部长的萨克奇曾是巴拉迪尔竞选班子的首席发言人。

根据《费加罗报》9月23日披露的消息:塔基埃丁纳前妻杰翰逊交给范伦贝克法官她在伦敦住宅“搜出”的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清楚地记载了军火商塔基埃丁纳和“阿戈斯塔”(Agosta)军火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自身难保、深陷多个官司的塔基埃丁纳9月底以来在法国媒体频频路面。为了自保,他竟然公开威胁共和国总统萨克奇立即解除两个军火回扣案的国防秘密,不然他就要揭出更多的真相。

他在接受多个媒体采访时说:“2007年保加利亚护士获救,是他从中斡旋的成果。现任内政部长盖昂曾经和他多次往返的黎波里。”他还披露说:2008年3月,法国总统萨克奇出访叙利亚、2009年11月,阿萨德回访法国都是他从中斡旋的结果。

法国总统府至今没有回应上述消息。牵连到卡拉奇爆炸案的前内政部长奥尔特弗(Brice Hortefeux) 和现任内政部长盖昂(Claude Géant) 都分别在电视台矢口否认萨克奇总统与卡拉奇军售回扣案有任何的关联。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