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热门话题

戴高乐将军构想的大欧洲

发表时间:

欧盟成员国和欧元区正面临空前的考验。能否度过难关这就要看成员国们是否有政治远见。在今天的《热门话题》节目当中,本台将向听众介绍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设想的大欧洲理念。

广告

1962年之前,戴高乐曾构想了法非联盟,也就是法兰西联邦。由此,他在法国政府中吸纳了塞内加尔诗人桑戈尔(Senghor)、科特迪瓦人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Felix Houphouet-Boigny)和马达加斯加前总统菲利贝尔∙齐拉纳纳(Philibert Tsiranana) 等倡导民主理念的名人 。在成立法兰西共同体前期,大欧洲的理念还较模糊。

1957年签署的《罗马条约》并没有促成戴高乐迈向组建欧洲共同市场的决心。但在一些非洲国家相继独立后,特别是阿尔及利亚宣布独立后,戴高乐将军开始消除他对组建欧洲的疑虑。他首先着手成立一个法德核心以强化法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1963年1月22日,戴高乐和战后德国联邦第一任总理阿登纳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又称《爱丽舍宫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就外交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在防务政策以及教育和青年问题方面加强合作。

在法国多届政府中当过部长的阿兰∙佩雷菲特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签署法德合作协议之后,戴高乐意识到自己完成了一个历史使命。他对阿兰∙佩雷菲特说:“我自小滋生了一种对德国人的仇恨。但随后在军校接受的教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戎马生涯,被俘后又被流放…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摆脱了自己。我完成的使命为的是法国,当然也为的是欧洲。我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  

如果说《爱丽舍宫条约》在法国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它在其他国家如同放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首先是美国人的不满。美国把这一条约看成是削弱大西洋联盟力量的政治同盟。美国坚持让德国联邦法院出面核审《法德合作条约》。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Nikita Krouchtchev) 批评法德合作条约是对欧洲安全的挑战。荷比卢经济联盟担心法德要联手在欧洲搞大国霸权主义。

比利时前首相保罗-亨利∙夏尔∙斯巴克(Paul-Henri Charles Spaak)对戴高乐说:小小的比利时可一点儿也没有要统治法国的野心。戴高乐事后对蓬皮杜说:“你看,他们开始害怕欧洲了。”戴高乐还说“欧洲的构想绝不是为了粉碎其他国家”。当时的戴高乐已预见到:欧洲建设初期人们不可能有欧洲民族意识,要形成这个理念恐怕需要一个世纪甚至更多的时间。

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在他的书中写道:戴高乐将军当然意识到英国加入欧共体的重要性。但戴高乐分析说:英国加入欧共体固然可以强化欧洲,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加入欧共体的英国只是为了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这不但不能令人接受,而且英国也将成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并不是一位反美主义者,但他的主张是,如果欧洲在政治、外交上对美国奴颜卑膝的话, 欧洲将一事无成。但在古巴导弹危机时、在美苏冷战外交对抗时,戴高乐一直站在了美国一边。

欧洲发展进程一直靠的是法德轴心。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和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以及密特朗和科尔的不懈努力为欧洲开辟了好的前景。但是近年来布鲁塞尔的官僚体制阻止了欧洲前进的车轮。但愿欧洲能够延续戴高乐的务实精神和政治远见,走出当前空前的金融危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