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朝鲜政权交替之际 各方呼吁平稳过渡

发表时间: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赴朝鲜驻华使馆,吊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这显示出中国将保持与朝鲜双边关系的积极信号。此前,在金正日死讯公布当天,北京以党的名义发表唁电赞扬金正日是朝鲜的“伟大领导者”,唁电说:“我们相信,朝鲜人民必将继承金正日同志的遗志,紧密团结在朝鲜劳动党的周围,在金正恩同志领导下,化悲痛为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实现朝鲜半岛的持久和平继续前进。”有评价认为,文中明确提到金正恩,意味著中国承认和支援朝鲜的接班体制。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确实,被国际孤立且饱受贫困折磨的朝鲜,年纪不到三十的金正恩如果想要坐稳大位,关键就在中共党中央的态度。儘管朝鲜与中国的关系近年来发生不少变化,在某一些国际问题上,尤其是发展核武器领域,平壤不再以北京马首是瞻;但如果从区域平衡的角度看,争取中方领导人的支持,无疑是金正恩上台后的当务之急。当金正日在世的时候,过去18个月里头曾经四度访问中国,当中游说北京接受幼子金正恩作为其接班人的意图相当明显。

目前,从政资历尚浅的金正恩到底能不能压住军方势力,朝鲜会不会因此变得混乱,全球注目。虽然,朝鲜官方媒体强调“金正恩时代来临”。但日本《读卖新闻》今天报导,由于金正恩的官衔不够,金正日葬礼后朝鲜可能会引发权力斗争。
此外,不久前,俄罗斯权威机构发布的机密报告便大胆预估,朝鲜崩溃速度越来越快,十年内很可能因权力斗争而垮台。相较于金正日长达十多年的接班准备,53岁才正式接掌领导人,金正恩却是去年才开始铺路,因此实权应会落在金正恩的姑丈张成泽之手。据悉,朝鲜内部对金正恩接班的反弹声浪也不小。这份俄罗斯机密报告分析说,权力移交将加速朝鲜体制的崩溃,官僚与军方的斗争也将使其内部局势恶化。

另一方面,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到访的日本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昨天在华盛顿共同对平壤呼吁让政权和平转移。希拉里说:“金正日死讯公布之后,日本外相与我讨论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朝鲜政权的和平过渡,确保区域安全符合美日双方的共同利益。”希拉里并没有对金正日的去世表示哀悼。不过她说,美国希望与朝鲜人民改善关系,愿意帮助朝鲜人民在朝鲜半岛开创永久的和平。

一名不愿具名的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社说:“美国的目的不是搅浑水,而是让政权平稳交接。”路透社分析指出,朝鲜政权平稳交接至金氏家族第三代传人,看来是美方不愿看到的众多选项中的上策,这样美国有望与朝鲜进一步就核项目进行外交谈判。

然而,金正日的去世,还是推迟了美国是否再度向朝鲜提供粮食援助的决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说,美国原定可能在星期一就这项问题进行的决定性磋商,因为朝鲜领导人的去世而推迟。

朝鲜半岛局势对美国是利害攸关之事,但美国在朝鲜并未设立使馆,联系渠道有限,且对朝鲜政权内部缺乏洞察,当涉及到朝鲜政局变化时,美国大体上倾向於采取作壁上观。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美国与中国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特使戴维斯上个星期才去过北京,就有关恢复六方会谈的展望和中国官方进行会商。

不同于日韩军方在金正日去世后均已提高警戒级别的做法,驻韩美军尚未提高警戒级别。至于,朝鲜周一宣布金正日去世之前试射了导弹。美国官员似乎也试图打消各方忧虑,称朝鲜试射导弹可能是事先安排,并非预示紧张局势升级。

未来,朝鲜是否会发起更多的挑衅行为?与金正恩能在军队方面获得多大程度的支持,金正恩会不会需要通过炫耀武力来替自己树立威信,息息相关。不过,对国际各方而言,呼吁朝鲜和平转移政权是当下最安全与实际的做法。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