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塔利班成立“政治局”准备重返喀布尔

发表时间:

随着美军宣布将逐步撤出阿富汗,塔利班重返喀布尔的目标似乎渐渐明朗化了。这支曾经被视为自由世界的敌人、十年来在阿富汗山区遭到美军和北约部队日夜追剿的政治武装1月3日宣布,将成立“政治局”与阿富汗政府议和,以期重返喀布尔以合法政党身份参与阿富汗战后重建。

广告

 

塔利班成立“政治局”,被认为是该组织在与喀布尔政府及北约部队交战十年后的一个历史性动向。但很多观察家指出,塔利班重返喀布尔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最近几个月以来,卡尔扎伊政府就已经在幕后与塔利班秘密谈判,争取双方媾和,建构民族和解的新平台。而塔利班成立“政治局”,可能标志着这场谈判进入正式程序。

总之,塔利班不再被喀布尔当局视为不共戴天之敌,而是未来政治合作可能的对话者和伙伴。历史的这种逆转虽然令人意外,但有它自身的逻辑。

首先,美国和北约盟军在阿富汗十年耗费大量军费和人力,奥巴马政府已经不想再继续这种难以预测结局的消耗战,尤其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需要充足的预算和精力来打理国内事务,而军人在阿富汗不断阵亡的消息也在本国引起越来越大的舆论反弹。何况,美国为了应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正在把战略重心重新移向太平洋。而美国宣布2014年之前逐步从阿富汗撤军的日程表,也加速了阿富汗未来政局变化的可能性,给塔利班带来重返喀布尔的希望。

其次,美军击杀基地组织最大头目本拉登以及塔利班的一些重要军事领导人后,塔利班内部的情况也有一些变化,“温和派”似乎占据了领导层。负责阿富汗督战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就认为,不能铁板一块看问题,今日的塔利班已经不是过去的塔利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改弦易辙,应该刮目相看。而最近几个月来,就连欧洲许多西方国家的政治决策人也持大致同样的看法,认为可以同塔利班“温和派”打交道。

第三,喀布尔政权已经意识到,阿富汗未来民族和解及国家重建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程,塔利班虽经历十年打击但未覆灭,而且在一些部落地区仍有强大的号召力,拒绝塔利班参与,恐怕难以实现未来民族和解及和平建国大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招安政策出台,并预期取得成效。

早在去年12月中旬,就已传出喀布尔当局原则上同意塔利班设立“政治局”作为谈判机构的消息。不过卡尔扎伊政府强调,同意塔利班设立代表机构“仅限于谈判目的”,而且这个机构最好是设在阿富汗境内,如果有争议,也可以设在沙特阿拉伯或者土耳其。稍早的时候,曾有消息说塔利班打算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设立政治代表处,结果消息传出引起阿富汗政府的激烈反对,喀布尔当即宣布召回驻多哈大使。据说,阿富汗军方不愿意被牵着鼻子走,反对塔利班未经协商单方择址设立代表处。但事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有各界人士参加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把同意塔利班设立政治代表处的决定转达给了塔利班高层。早在一年多前,卡尔扎伊就已背着美军与塔利班秘密接触。现在看来,卡尔扎伊的招安政策是势在必行了。

今年1月3日塔利班发布的消息,可以说是对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回应。塔利班宣布已做好成立“政治局”与喀布尔谈判的准备,消息同时表示,机构将设在阿富汗以外的第三国,提到的地点包括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但观察人士估计,设在多哈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塔利班的“政治局”正式设立,那将是2001年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倒台以来,这个曾经领导一个伊斯兰国的政治集团首次得到国际承认。

虽然阿富汗当局已经原则上同意塔利班设立谈判代表处,但双方似乎在机构设立地点还存在分歧,因此塔利班的“政治局”最终设在哪里尚不能确定,但设立“政治局”这件事以及未来谈判的两厢情愿应该是双方大致已经敲定的。尤其在塔利班方面,设立“政治局”将标志着这个自阿富汗战争以来一直遭到美军无情剿杀的伊斯兰准军事政治武装最终将转变为合法政党。而塔利班也希望在新的形势下卷土重来,以合法政党的身份重新打回喀布尔。但塔利班对部落基础复杂而又老谋深算的卡尔扎伊仍存有提防,初期阶段“政治代表处”设在境外回旋余地较大也较安全,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合法代表机构与美国外交官及外国机构建立联络。

政情观察家们大都认为,不管阿富汗未来政局变化如何,塔利班重返喀布尔已经是相当肯定的事情。目前阿富汗政府内的一些人尤其军方高层,对与塔利班谈判持犹疑态度,尤其去年11月政府负责与塔利班谈判的代表、全国最高和平委员会主席拉巴尼(Burhanuddin Rabbani)遭暗杀后,这种疑虑更大了,他们担心塔利班回来会扰乱政局,或者形成势力鼎立一方。但是,不管将来出面谈判的是不是塔利班的“温和派”,只要美国认可,那么谈判就会照样进行。

美国虽然宣布了撤军日程表,但在最终撤出之前,美国仍会把阿富汗事务牢牢抓在手里,因为美国不想留下一个无法治理的烂摊子。而对于塔利班来说,尽管将来谈判要与阿富汗政府打交道,但真正的“对话者”不是喀布尔的官员,而是美国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