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时事观察

郭崇伦谈蓝绿主导的台湾媒体政治分野

发表时间:

起伏跌宕、激情澎湃的台湾总统大选已经落下帷幕,这次选举同前几次一样牵动着所有台湾人的心,也吸引了数百名中外记者,记者在台北采访时观察到台湾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报道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记者所接触到的蓝绿两大阵营的选民也都不约而同地批评媒体报道偏普不公,那么,台湾政府既然有一个监督媒体工作的机构,为何在关键时刻不出面干预?台湾媒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两极化现象?他们对选情的演变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带着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走访了被认为较中立的台湾中国时报集团时报周刊杂志的总编辑 郭崇伦先生,郭先生首先向我们综述了台湾媒体的总体面貌。

台湾总统大选造势进入最后冲刺,马英九与对手蔡英文“狂扫大街”。
台湾总统大选造势进入最后冲刺,马英九与对手蔡英文“狂扫大街”。 路透社
广告

郭崇伦:现在台湾的媒体的环境其实一半是非常偏绿的媒体,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做三民自,三指的是三立电视,民是民视,自指的是自由时报。另外一边是比较偏蓝的,他们是联合报,TVBS电视台。中国时报在过去一段时间几乎是左右不是人,因为我们是比较中立的,但是,选民和读者都非常的两极化,所以中国时报虽然影响力还在,但是,市场销售量一直在掉,就掉在联合报和自由时报的后面。

法广:那电视呢?

郭崇伦:电视也是分两大板块,中天和TVBS一般认为是偏蓝,三立和明视一般认为是偏绿。 有一个年代电视台这一次成为宋楚瑜的出要的发生渠道,变成橘色,东森没有什么特别的立场,他有点打混战的味道,什么热闹就报什么,似乎没有什么立场问题。我想中天和TVBS还是邀请一些民进党的代表参加节目。有些则是清一色的。

法广:我也确实发现有些媒体似乎还是遵守一定的规则,邀请不同政见的人参加辩论,而有的似乎给人感觉没有任何规则。那么,台湾选举既然选情这么紧绷,媒体的影响自然不可忽视,台湾难道就没有一个独立的监督媒体的机构吗?

郭崇伦:台湾政府确实有这么一个机构,叫做通讯传播委员会,简称NCC,这个组织按理来讲是可以对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的内容进行一些监督,比如说,最近台湾有两个女学生在日本被刺死,有新闻台就派人跟踪死者的家属做追踪报道,做得有点过分,这时,NCC 就出面干预,批评这种做法太过度。但是,在政治问题上,是非常敏感的,NCC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做任何的警告和制止,因为NCC一旦出面干预,就会被解读为是政府机构不遵守中立。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按理说,如果电视台没有做出公正意见的反应,如果没有邀请不同意见的代表,观众应该有所抗议。但是,事实上,却没有,因为,在台湾,蓝营的选民就观看亲蓝的电视,绿营的选民则观看亲绿的电视, 绿的选民不会跑去看蓝的,蓝的选民也不会去看绿的。这其实已经脱离了公正客观的分析问题的轨道,选民多半是在加强自己的原有的观点,这实际山已经成为宣传了,这是目前台湾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法广:我今天在台湾报纸上就看到有评论说,台湾的选民是只有立场没有是非,认为台湾的选民分不清是非,却抱着自己的立场不放,这是不是也是因为媒体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给选民以足够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辨别是非?

郭崇伦: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跟蓝绿两大选民的性质不一样。政治学教授胡佛曾经指出,蓝绿两大阵营的选民在选择时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蓝的选民是在选政府,而绿的选民则是在选国家。蓝的选民在投票的时候考虑的是政府的施政,审视政府施政是否有效,如果马英九执政政绩不佳,蓝的选民就很难继续支持马英九;而绿的选民则不然,他们投票很多是为了国家认同,不管怎么样,他就是支持绿营,他觉得只有支持民进党才能够维系台湾的独立自主,抵挡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和压力。他们更重视这些抽象的国家认同。媒体在这里当然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蓝的媒体有时候在讨论一些问题时,有时候是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比如说,宇昌案的解释是越解释越糊涂。而绿营的媒体则用一些比较感性的词汇,比如说,台湾第一个女总统了,比如说,你现在是否比过去生活得好了,等等。就是这些感谢诉求能够在选战中占优势。

郭崇伦:我觉得报纸至少在形式上处理得比较平衡和均等,特别是在选举临近时都很谨慎。而电视就显得有些失控,这些都是高度政治化的原因。NCC可以批评处理报道时穷追不舍的方式,但是,对政治上,NCC却不能去反应。我觉得这也是台湾目前的整体的政治环境的原因,反应了台湾的公民社会还没有发展到一个高层次。每次选举时,所有台湾的社会团体都被逼着要变态,没有办法不表态,没有不表态的自由,这次选举中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家,比如说张忠谋说维持中立,不对事件发言,他是抵抗着很大的压力,也只有他才能够这样做,其他人都被逼着要表态。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在两大阵营之间被撕扯也是很正常的。你即使是做出了很中立、很客观的分析,只要你分析出来的结果被任何一方认为会对他的对手有利,他就会认为你不够中立,那你就会被贴上某一阵营的标签。所以,这就使一般人不敢轻易的表态,因为,即使你当初确实是没有任何倾向性,但是,如果你的结果被认为带有某一种倾向,那你就有口难辩。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状况。所有,如果你要明哲保身,你就避免做出公开的表态。

法广: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文化原因吗?

郭崇伦:我觉得这是台湾社会过渡政治化的结果,因为双方政党之间的竞争十分地激烈。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2000年政党轮替的时候,政党轮替的时候有许多公务员就觉得有点无所适从,按理来说,不管哪个政党执政,公务员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但是,他们会担心自己是否应该同新派来的部长搞好关系,随后,又担心将来如果又换了党派,换了部长是否会受到影响。 我觉得这是台湾目前过度政治化的结果,如果再过几次政党轮替,如果大家都把政党轮替作为正常现象的话,这种情况可能会逐渐消失。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